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河北磁县:老党员办起“红色收藏馆”

时间:2022-04-23 13:50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这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伟人像章,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革命军人证,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长刀、油灯,这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子弹、军用腰带,这是各种写着红色宣传语的搪瓷杯子......”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司前社区太平街,几名游客驻足在“红色收藏馆”大厅内,聆听红色藏品的讲解。

  一进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红色收藏馆”的牌匾,展馆共有两层,占地150多平方米。在一层展厅内,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各类红色图书、报纸,以及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初期的照片、宣传画等。在二楼展厅内,伟人像章、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念章、军功章、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奖章等徽章整齐地挂在墙上。一件件红色藏品就像一座座历史的丰碑,仿佛时间就此定格,带领人们穿越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红色收藏馆”创办人,今年80岁的退休老党员薛金玉告诉记者,为创办这座收藏馆,他从1964年开始,58年间走遍全国各地,先后收藏伟人像章10万余枚,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徽章3000余枚,各类“红色”图书、报纸2000余册,以及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初期的照片、宣传画等1000余幅。

  “我从小父母双亡,是靠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吃百家饭长大的,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赤诚,我22岁就开始收集伟人像章和其他革命文物了。”薛金玉说道。

  他自幼就对红色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成年后,在磁县农机厂工作,对红色收藏更加痴迷了,两口子靠微薄的工资攒下了一些积蓄,除了日常基本生活开销,几乎都用在了红色收藏上。工作时间努力干,业余时间全国转,成了他几十年的生活常态。刚开始只是在邯郸周边进行收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收藏的热情日益高涨,他走遍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收集红色藏品,只要是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花再多的钱也要买回来。

  “1999年的一天,我听说郑州有一枚‘冀豫地区红枪会会员章’,那个时候交通还不是很便捷,为了赶时间,我立马骑上摩托车走了200多公里,在当时花了十倍的月工资才买下来。”这枚十分稀少难觅的珍品见证和记载了大革命时代冀豫地区农民运动的发展情况。

  他的妻子和儿女们也非常支持这条红色收藏之路,在红色家风的言传身教之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都投身部队,成为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在薛金玉老人的熏陶下,他的儿子薛红彬继承了这份红色收藏的热情,把父辈的红色收藏馆也当成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未来,红色血脉必将永续相传。

  退休后,薛金玉萌发了一个愿望,就是想通过红色收藏品向年轻人宣讲党和国家的伟大历程,他说,只有展出才更有意义,红色的基因必须得传承下去。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他陆续花费十几万元建成了这个红色收藏馆,从1993年开始陈列试展,将自己的所有藏品免费向社会开放。

  提起红色收藏,薛金玉总是满腔激情,虽然看上去身形消瘦,但是给前来参观的人讲起藏品来,总是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满脸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一说起以前的革命故事就停不下来。他说:“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我要用毕生奉献来报答祖国母亲的恩情,让更多的人来馆里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党和祖国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教育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这些生动的档案史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20多年里,先后有30多万人慕名来到薛金玉家中,参观红色藏品,接受红色教育。

  讲到激动处,薛金玉老人和参观者都情不自禁热泪盈眶。藏品唤醒了参观者们的很多生活回忆,激发起了他们的红色激情。前来参观的一位党员同志说:“每一件藏品都见证了历史,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他已经几次来观展,承载革命回忆的藏品深深触动了他。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