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袁隆平的梦》:脚踏泥土仰望星空的诗意“农人”(2)

时间:2021-10-27 11:56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有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并且以或赞叹、或怜悯、或热爱、或恐惧的情感感受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他的所见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许在很多年里,甚至延续终生。”

惠特曼这首《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There Was a Child Went Forth Every Day)是解读《袁隆平的梦》的秘钥。诗意不仅赋予这个单元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暗藏了它的内容与主题。

《袁隆平的梦》:脚踏泥土仰望星空的诗意“农人”


《袁隆平的梦》剧照

什么是“袁隆平的梦”?大家都知道——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但袁隆平一开始的科研方向并不是杂交水稻,而是“红薯王”。这部6集的短剧,花了2集篇幅来讲述袁隆平科研重心的转移。

剧中有个关键词——“搂底浆”,这是一句方言,意思应该是要抓主要矛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攻克核心问题。这既是恩师对他的谆谆教诲,也是因饥饿得了浮肿病的山间老农对他的殷切期望。

儿时颠沛流离对于民间疾苦的感知,以及艰难岁月中他对于饥饿的真切感受与所见所闻,让袁隆平放弃红薯搞水稻研究,他希望解决主粮问题,“搂底浆”。袁隆平的一生,就像惠特曼诗歌里那个“每天向前走去的小孩”,他的所见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延续终生。

《袁隆平的梦》:脚踏泥土仰望星空的诗意“农人”


《袁隆平的梦》剧照

《袁隆平的梦》虽然不是传记片,但却具有优秀传记片的基因。它截取了袁老早年投入杂交水稻研究的一段人生岁月,但它把主人公的人生选择、人格构成与童年经历相联系,为观众讲清楚了主人公伟大事业的前史。更为难得的是,《袁隆平的梦》虽然以袁隆平为核心,却也在侧面展现了一批农业科研人员的群像。

不管是北京农学院门口偶遇的“民科痴人”李大手,还是帮助袁隆平最终发现“野败”秧苗的两位助手,以及在南海南繁基地因毒蛇而牺牲的谭胖公……他们都只争朝夕,甘于吃苦,不惧失败,勇于创新,让生命在追赶太阳中延伸。五谷深处,闪耀着他们的生命之光。

《袁隆平的梦》:脚踏泥土仰望星空的诗意“农人”


《袁隆平的梦》任重 饰 谭胖公

人生有三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而这正是《袁隆平的梦》在戏剧上给人的层次感。

从本质上讲,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袁隆平的梦》正是表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更多时候在表现“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构成了袁隆平”,而非让观众的大部分时间掉入枯燥与拗口的科研术语中——虽然这也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完了《袁隆平的梦》,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杂交水稻的奥秘,但关于袁隆平何以成为袁隆平,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作为《功勋》的收官单元,《袁隆平的梦》举重若轻,不负众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