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甘肃省种子协会主办,甘肃玉米种质创新工程实验室、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杨凌五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甘肃方案·黄河论坛”在兰州召开。来自云南省农科院和甘肃省农科院等机构的相关专家齐聚现场,为解决玉米育种“卡脖子”难题积极建言献策。论坛结束,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开展合作,优势互补,携手推进热带种质资源在甘肃省的推广应用。
甘肃省种子协会副秘书长赵玮表示,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要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企业是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举办此次论坛旨在为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牵线搭桥,是一次科企联合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的有益探索。
云南省农科院首席专家番兴明研究员表示,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玉米育种和生产面临的首要限制因素,严重阻碍了玉米品种的产量提高、品质改良及抗性增强。CIMMYT玉米种质与我国种质遗传差异大,具有许多温带种质不具备的抗逆性,如根系发达、抗病虫、耐高温、耐旱性强等,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和发掘优异基因的重要资源。本次我们提供100份经鉴定、遗传基础明晰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同甘肃五谷种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
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甘肃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张正英研究员表示,甘肃省是种业和草食畜牧大省,具有独特的农业生产自然生态条件特点和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的比较优势,具有发展种业的良好基础,只要部署得当,在全国种业翻身仗和“卡脖子”技术突破中定有所作为,为全省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但是也存在着种子企业小、散、低、重,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力度有限,育种创新能力较低,市场化联合育种机制不健全,自主选育能力较弱等现象,导致育成品种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一些作物面临“洋种子”威胁加剧的困境,“卡脖子”隐忧渐显。另外,甘肃种企育种动力不足,投入不够,安于代繁代制的多;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力度不够,严重摧毁创新能力。针对甘肃种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建立新型育种创新体系,发挥种业创新联合体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三是创新种业公司和科研单位(院校)的合作模式;四是建立稳定的多生态测试体系。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2021年2月25日,戴景瑞院士考察五谷种业海南科研基地时指出“中国的玉米育种,特别是黄淮海区域的玉米育种,没有新的种质资源创新,想要取得突破非常困难”。甘肃省玉米种质创新工程实验室主任、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晓表示,要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必须借鉴国际经验,从中国现实着眼,突出机制体制创新,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政策引导、资金保障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缩短在育种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的差距,不断提高种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发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担当和责任成为共识。甘肃五谷种业结合企业实际,近年来围绕种质资源创新,遵循种业科技创新自身规律,促进产学研协同,开展生物育种和研发平台、基地的建设做了很好地基础性工作。先后投入巨资,将不同热带资源导入温带材料中,获得一批广适性、抗病、抗逆育种材料。积极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大农业、山东舜丰基因编辑研究院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提升DH效率、矮杆基因定位、功能基因编辑、抗病虫种质开发、杂优模式建立等方面,力争突破卡点、补上短板,做强优势。
此次同云南省农科院签署战略协议,旨在将五谷种业的商业化研发体系和育繁推一体化的优势与云南农科院丰富的热带种质资源优势相结合,期望解决玉米遗传资源匮乏的重大“卡脖子”难题,推进热带种质向温带黄淮海地区、西北、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的利用,解决我国玉米同质化的问题,选育一批高产稳产绿色突破性玉米品种,为打赢中国种业“翻身仗”贡献“五谷力量”。为此,五谷种业正在积极筹建番兴明玉米种质创新专家工作室,聘请番兴明研究员为公司特聘研究员,利用弹性时间指导热源种质导入温带种质的开发利用工作。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青岛市第二届无人驾驶航空植保技能大赛
起飞,前进,横向移动,返回……在青岛平度市蓼兰镇,一台台植保无人机正飞翔在翻涌的麦...(16260)人阅读时间:2022-05-25新疆额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得实
目前,新疆额敏县耕地面积176.8万亩中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0.09万亩。今年,计划再建5.5万亩...(18055)人阅读时间:2022-05-25新疆库车早熟杏子远销北京等国内市场
眼下,新疆库车市10万亩杏子已陆续进入采摘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客商前来收购,从田间地...(15747)人阅读时间:2022-05-25河南虞城:厉兵秣马战“三夏”
“现在赶紧把收割机保养好,我们这附近村的近2000亩小麦就指望这两辆收割机颗粒归仓了!”...(11593)人阅读时间:2022-05-25农行浙江龙港支行: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
一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港市支行(以下简称“龙港农行”)始终坚守初心,...(17686)人阅读时间: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