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绿肥亩产3472公斤!“稻-再-油”轮作模式受农户青睐

时间:2021-04-01 16:13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一茬茬下去,油菜变成绿肥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种植大户范成米兴奋地嘀咕道。在该村,1600亩的油菜正被翻耕入地用作绿肥

绿肥亩产3472公斤!“稻-再-油”轮作模式受农户青睐


测产现场 蒋朝常 供图

3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油菜办公室、黄冈市蕲春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实施的“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在酒铺村举行。现场测定地上部鲜重记为饲料产量,亩产为2778公斤,测定地上部及根鲜重,记为再生稻绿肥产量,亩产为3472公斤,成绩表现十分优异。

据了解,“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是在第一年再生稻收割之后用无人机飞播种植油菜,第二年再生稻种植之前将油菜翻耕入地,以作绿肥。这项技术是对再生稻生产、油菜多功能利用、飞播与智慧农业问题最新探索,简称“稻-再-油”轮作模式

“利用冬闲飞播油菜,提高再生稻农田的肥力,减少化肥使用,这实际上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有益尝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表示,新时代的油菜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突出特点是“以油为主、因地制宜,多功能利用相结合,促进农民致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什么油菜看起来长势不太好?” 测产进行了现场直播,近3000人线上观摩,热心网友王兵这样问到。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解答说:“这个油菜与普通油菜不一样,免耕飞播,不收油菜籽,而是翻耕用作绿肥,这样的生物量已经非常好了!蕲春县现有20余万亩再生稻,而湖北全省域再生稻种植面积已经突破300万亩,‘稻-再-油’轮作模式对再生稻的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绿肥亩产3472公斤!“稻-再-油”轮作模式受农户青睐


傅廷栋院士查看测产情况 蒋朝常 供图

长期从事绿肥研究工作的鲁剑巍教授介绍,“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对土壤的陪肥地力、固氮固碳、改良土壤、有机质富集、微生物多样性等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肥料依赖和生态环境修复有重要参考价值。

“稻-再-油”轮作模式受到当地农民青睐。范成米在田坎边算了一笔账:3.47吨每亩,共1600亩,这就相当于在田里堆积了5552吨绿肥,为再生稻的生产积累了“能量”。“这种模式利用冬闲田把太阳能资源利用了起来,解决了土地撂荒、缓解稻油茬口矛盾、简化播种,可谓一举多得。”“油菜飞播轻简种植关键技术集成研发”项目首席、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蒯婕副教授说。

长期从事油菜多功能利用研究的周广生教授分析,该区块“稻-再-油”试验田目前逐渐显现出了经济效益。前茬为再生稻,面积1600亩,辐射12000亩以上,前期一次摘薹产量为250公斤/亩,市场批发价2.0元/斤,扣除采摘人工成本250元/亩,每亩效益约为750元/亩,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绿肥亩产3472公斤!“稻-再-油”轮作模式受农户青睐


彭少兵教授参与网友直播互动答疑 蒋朝常 供图

专家们交流后认为:采用稻田油菜免耕飞播栽培模式,利用油菜多功能特性,解决了再生稻收获后土地撂荒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既可提前油菜播种期、有效缓解稻油茬口矛盾,又可简化播种环节、降低播种难度、提高播种效率,从而可有效压减冬闲田面积,在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前提下,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且节本增效、培肥地力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湖北高度重视‘再生稻田多功能油菜免耕飞播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表示,该技术是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完善“稻-再-油”绿色模式,产更多稻与油,为湖北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表示,这次测产,实际上是对再生稻、油菜多功能利用、飞播与智慧农业问题的探索创新。学校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聚焦“科技人才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主题,继续加大力度,为“稻-再-油”绿色模式技术、产业、成果推广做好服务保障和条件支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