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探索出“三化协同”模式,形成了网格巡山、智慧管山、全民护山的秦岭保护工作新格局—— “智慧大脑”守护绿水青山

时间:2024-11-08 11:46人气:加载中...来源: 人民网

九月二十九日,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李妮摄

九月二十九日,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李妮摄

“这是我们最新配备的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只需坐在办公桌前操作电脑,就可以实现对秦岭生态环境的实时监管,发现并及时处置‘五乱’问题。”10月4日一大早,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网格员赵娜打开电脑系统,在屏幕上轻点“起飞”按钮,几公里外,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日常巡检工作。

秋天的秦岭北麓,风景宜人。在这秀美的图景中,一批像赵娜一样的“80后”“90后”带着电脑和设备,把办公桌“搬”进秦岭,加入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员队伍中。近年来,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探索出“网格化+网络化+志愿化”“三化协同”模式,以网格化为人防基础、网络化为技防补充、志愿化为联防拓展,形成了网格巡山、智慧管山、全民护山的秦岭保护工作新格局。

网格化:以人防为基础

“网格化是秦岭保护工作的人防基础,依托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我们建立起鄠邑区秦岭保护网格化人防系统的总调度。”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副站长刘江锋告诉记者,总站将秦岭保护区域划分为40个网格区域,实行峪口峪道三色管理,设立智慧化管理站27个,采取“平战结合”对峪口峪道进行管控调度。

“首先,按照区、街道、村三级分级管理体制,我们设立1个总站、6个分站、55个子站,依托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救援队员、街道(村)干部等组成N个流动站,实现鄠邑区秦岭保护区域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全覆盖。”刘江锋说,在总站,网格员都是以“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

除了专职的网格员外,总站还建立了全科网格队伍,希望能够吸纳更多人加入队伍。“例如,在秦岭保护区域鄠邑段,共有341家农家乐(民宿)。我们主动吸纳农家乐(民宿)老板和工作人员进入网格队伍,聘任他们为公益性民间林长,赋予他们示范员、宣传员、监督员、巡查员、信息员的‘五员’职责,把网格末梢延伸到一线。”刘江锋介绍。

“由于和游客接触多,他们的宣传、监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守护好秦岭的绿水青山,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工作人员李佳璇说,“我们还配备三级专职网格员67人、峪口峪道管理员42人,并将护林员纳入网格体系。各级网格长年平均巡查360次,网格员年平均巡查3万余次。”

网络化:以技防为补充

步入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一面高13.2米、宽4.3米的数字大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李佳璇介绍,秦岭保护只依靠网格员人防远远不够,还需要技防的力量。

网络化是秦岭保护的技防补充。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研发出秦岭保护综合管控平台,建立“视频监控+场景应用+智能分析+自动处置”的秦岭保护智慧监管体系。

“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是秦岭保护工作的‘心脏’。在这里,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进行交叉式立体式巡查,人工智能、AI识别自动分析预警等技术的运用,逐步实现秦岭重点区域可查、可视和可控。”李佳璇说。

电子沙盘实现秦岭区域数据可查。该沙盘以高清遥感影像数据和高程模型为基础,整合了4大类22项3万余条基础数据,可以对秦岭保护区域内所有(建)构筑物、峪口峪道、河流水系、森林资源等信息随时查询。

智慧手段实现秦岭区域信息可视。该中心自建监控158路,实现太平峪、涝峪和环山路沿线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监控覆盖率达80%以上,并配备无人机25台、建成自动化无人机机场8座,形成交叉式、立体式监测互补。

自动平台实现秦岭区域风险可控。该中心自主开发了“五乱”自动监测平台,运用AI识别、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自动识别分析和预警。同时,三色管理平台接入27个峪口峪道管理站智慧设备,实现人车管控。

“羚牛、亚洲黑熊、野生川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这里出没,最早都是通过我们的平台监测到的。”李佳璇说,“通过野生动物监测系统接入99个红外相机,我们监测到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18种,这侧面反映出秦岭的生态越来越好了。”

志愿化:以联防为拓展

只有全民参与护山,才能让秦岭美景永驻。

9月29日,“凝聚青春力量·当好秦岭卫士”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志愿行暨鄠邑区全民护山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当天,陕西高校生态环保社团联盟实践站授牌。

陕西高校生态环保社团联盟成员、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宁世洁说:“我们将组织联盟成员参与中国青年绿色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展示青年智慧,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智力支撑;加强专业融合,深入开展生态地质、生态屏障等研究,为秦岭生态保护贡献青春力量;持续举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论坛,交流保护经验,共同探讨秦岭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鄠邑区成立了秦岭保护公益志愿联盟,打造了“秦鄠卫”公益志愿服务品牌,“清洁秦岭”志愿服务项目辐射带动5万余人,年轻人到秦岭做公益成为新风尚。

此外,鄠邑区还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在鄠高校、社区群众等参与,组织开展峪口峪道认领、“我和网格员同巡山”、“秦岭峪口我值守”等10个主题活动,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让秦岭保护真正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李妮 杨光)

来源:陕西日报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