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推动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

时间:2024-07-07 13:33人气:加载中...来源: 农民日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动农耕文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脉源于乡村。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承载地。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农耕文明的时代特质和形态意蕴,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推动农耕文明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塑造乡村现代文明的精神感召力;推动农耕文明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强化乡村现代文明的产业支撑力。


赓续农耕文明的核心内涵。农耕文明是动态传承的鲜活文化资源,衍生了“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邻里守望”“耕读传家”的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要深入挖掘农耕文明蕴含的精神品质,展现农耕文明契合时代元素的价值理念,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农耕文明蕴含着勤劳勇毅、守望互助、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内蕴。推动农耕文明融入现代生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农耕文明与现代旅游经济、现代农业经济等相结合,能够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涌现提供丰厚土壤,也为传承农耕智慧、鼓起农民“钱袋子”提供产业支撑力。


加强传承农耕文明的法治保障。重拾农耕文明的治理观念要将其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合,发挥其在家规家训家风以及乡村公序良俗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现代乡村社会软治理的实际效能。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传统农业种植养殖制度、农耕礼仪民俗及农谚俗语等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树立法治思维,健全政策法规,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的方针,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


立足实践教育弘扬农耕文化。农耕文明形成于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传承和推广。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农耕文化讲座等活动,促进农耕文化意蕴和文化本源更好内化。同时,还要将农耕文化内涵融入乡村中小学实践教育体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或课外实践活动。如开设“行走的农耕思政课”,在乡村公共服务中加入农作物种植、采摘等农耕体验相关课程,通过农耕实践丰富理论知识、厚植爱农情怀,凝聚起建设乡村现代文明的强大合力。


弘扬农耕生态智慧发展现代产业。走农文旅融合之路,结合乡村地域特色,立足生态经济基础和人文景观,将农耕文化纳入乡村生态旅游的整体规划,构建自然、绿色的乡村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基地。此外,还可将农耕文化融入创意设计,推出符合时代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态旅游项目和文创产品,运用“乡村+农耕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现代生态文化农业品牌。同时,要整合农耕文化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节气时序的农耕经验,高度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并将其融入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中,优化农业系统,推动农业多样化功能的实现,让农耕文化资源转化为帮助农民增收的生产力。


提升农耕文明传播的数字化水平。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为农耕文明的传播带来新机遇,也提供了助推力。可以通过物联网、卫星遥感、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搭建农耕文化博物馆、展览馆等体验平台,整合业界农耕文化产品定期展示;同时也可通过数字技术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全息拟态处理,将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让农耕文化的内容以故事化、活态化的方式呈现。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农耕文化遗产不仅“留下来”而且“活起来”,以“形在”和“魂留”彰显农耕基因的现代活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