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产业兴 乡村美 村民乐!贵阳市白云区坚定不移“强三农”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4-11-18 13:37人气:加载中...来源: 贵阳学习平台

四季无闲田,人勤地生金。时下,行走在白云区各乡镇村寨,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如火如荼,村民忙着备耕播种,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景象。

白云区总面积2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5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5.06%。近年来,白云区紧扣“强省会”主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强三农”,不断增加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各项事业投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乡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白云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白云大地上徐徐展开。

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乡村产业兴起来

时下正值赤松茸上市的季节,11月1日一大早,在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都溪村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十余名村民已开始忙碌,按照分工流程,有的负责采摘,有的按照大小对赤松茸进行分级分拣,有的正在打包装箱。

赤松茸属于名贵食用菌,营养丰富,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价值,但其生长过程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一定要求,需要疏松肥沃、透气性强、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都溪村紧靠都溪林场,这里有连片的松树林,很适宜种植赤松茸。我们去年底和村里合作在这里种植了一百亩林下赤松茸,亩产值可达两三万元。”基地建设运营方贵州明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迅说。

“基地今年初已成功种植了一季,目前这一批是今年的第二季,从10月份开始陆续出菇,将持续到明年初。基地务工人员都是当地人,按照出菇量每天用工十余人到五十余人不等,能进一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周迅说,每天早上采摘后,这些食用菌将经过分级分拣、冷库打冷、分级包装等流程,于傍晚通过物流公司连夜运输到广东、四川、上海等地,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贵州大山的原生态鲜货。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白云区坚定不移“强三农”,依托特有区位、资源、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满足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大力发展“稳粮、强菌、优菜、精果”“1+3”产业,以产业振兴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稳粮”方面,白云区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化“八统一、一强化”引领示范,提升粮油单产水平,确保粮油作物稳产增效。今年以来,全区完成粮食种植2.19万亩,产量0.73万吨;“强菌”方面,白云区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做强食用菌产业,今年以来,完成食用菌种植4569万棒、产量1.27万吨(香菇为干品);“优菜”方面,把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作为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共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31万亩次、7.33万吨;“精果”方面,打造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以李子、猕猴桃、草莓等为主导品种,发展精品水果采摘体验园,今年以来,共发展采摘园微果园5个,水果种植面积1.54万亩。

接下来,白云区将围绕粮食、食用菌、蔬菜等重点产业持续推进“1+3”产业工程,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构建起现代都市农业体系,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全力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环境美起来

走进白云区麦架镇青山村青山组村民龙万先家中,老房翻新的二层小楼青瓦白墙、美观大方,庭院里建有鱼池,藤架上挂着鸟笼,屋后的冲水式厕所干净明亮。以农村“五治”为依托,经过“治房”“治厕”后,龙万先家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农村‘五治’搞得好,免费给我们做防水、刷墙面、修围墙,统一农房风貌。旱厕改造冲水式厕所还有补贴,全部算下来,成本节约近一半,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肯定干。环境好了,住着也更舒服。”龙万先说。

据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安龙介绍,青山村是白云区农村“五治”试点村,作为全区“治房”示范点,近年来,青山村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地域文化特色实际,对全村1050户房屋建筑、公共活动空间等进行整治提升。完成建设以来,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支持。

这只是白云区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云区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建设,2023年至2024年,共争取到农村综合改革财政奖补资金999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该区坚持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引领,以农村“五治”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旅居示范带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治房”方面,全区共排查拆除“空心房”10栋;完成旅居农房建设17栋,完成率142%;宜居农房改造任务350户,开工率100%,目前已完工292户、完工率83.4%。

“治水”方面,持续巩固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成果,完成了都拉乡都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小湾河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年度任务完成率100%;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2.14%;对6条已治理黑臭水体实施常态化监测。

“治垃圾”方面,白云区已完成10个村寨垃圾收集收运点建设、15个钩臂式垃圾斗更换、10个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收运亭设置。

“治厕”方面,完成今年改厕任务307户、问题厕所整改50户。

“治风”方面,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新风实践活动482场、坝坝会91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17600余份,处结劝导滥办酒席线索52起。

……

如今,白云区各乡镇村寨不仅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乡村环境面貌也大幅提升、焕然一新。接下来,白云区将持续推进农村“五治”、产业发展等工作,着力打造和美乡村白云示范样板。

文化铸魂培育文明乡风

村民群众乐起来

“石龙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农村建设环境美、产业振兴路子强,多亏党的好政策、日子越过越小康……”近日,在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石龙村白岩村民文化广场上,一场以“布依山歌映党情 民族精神永传承”为主题的布依山歌比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举行。

《金秋十月到石龙》《不忘初心跟党走》《布依山歌颂党恩》《葵花朵朵向太阳》……石龙村邀请周边区县、乡镇的各民族同胞齐聚石龙坝上,唱歌跳舞、沟通交流,大家身着民族盛装,用嘹亮的歌声,唱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以及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社会发展变化的感受,其中不乏以乡村振兴、民族文化等为素材的原创布依山歌,以此充分发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这些年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卫生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发展起了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村里经常举办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到石龙村来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家开起了农家乐。这些变化,大家都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村民也把这些变化和对新生活的期待编进布依山歌里。”石龙村党支部书记罗红艳说。

近年来,石龙村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不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村“五治”为抓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进行“三会共治”,让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作用最大化,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如今的石龙村,文化活动广场、长廊凉亭、健身路径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民族民俗文化馆、主题墙绘等为村容增色,办理婚丧事宜有统一规范,文明乡风日益浓厚。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白云区在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改善农村整体环境的基础上,以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厚植农村发展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双提升。当下,白云区正紧扣“强省会”行动主线,坚定不移“强三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奋力描绘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来源:贵阳学习平台    作者:梁婧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贵阳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