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2)

时间:2023-12-26 20:51人气:来源: 中国青年报

  贯彻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市、县四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与全国农业生产布局相符合。把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在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将现有或规划建设的大中型灌区范围之内的有效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完善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和种粮激励政策,引导经营主体将高标准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


  构建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要完善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制度,坚持建管并重,做到管理维护组织与主体明确职责。部分地区村委会可以组织承担本地区农田管护任务,生产经营主体可作为管护主体,维护农田设施。要将涉及的农田水利、硬化道路等基础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将责任和权益有效结合,建立以县级政府主导、乡镇负责、村为主体、受益共担的管护机制,确保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


  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保障制度。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亩均投资逐步达到3000元以上。进一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财政支农重点领域,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统筹财政相关支农涉农项目资金。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种植大户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承担部分项目工程建设任务。


  完善农田综合整治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建立在农田综合整治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布局。划定工程类型区,确定分区建设目标以及田块平整、土壤治理、田间灌排、作业道路、林网建设、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用输配电等措施的建设标准,强化农田灌排渠道建设,落实田间道路建设,严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施用,提升农田灌排能力、土壤修复能力、田间道路运输能力、农田防护能力,实现连片规模经营、土壤安全、水源安全,确保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实际要求。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各级政府部门、施工单位、村集体、农民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应加强部门和项目间的紧密衔接,实行全过程监督。创新监督管理制度,提高农户参与度,构建职责明确、多方监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建设质量,防止农田的“高标准”滑坡,提升高标准农田覆盖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青年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