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老菇场成功发菌的方法

时间:2023-04-14 19:51人气:来源:  江苏农业信息网

  一些老菇场由于灭菌消毒不彻底,病害防治不到位,害虫发生严重等原因,产量不断下降,效益降低。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老菇房成功发菌,增加效益。

  外围环境消毒 清洁菇棚周围环境。粪堆、草堆、垃圾等应清理干净,将杂草一并清除,并喷洒多菌灵等杀菌剂,彻底清洁环境。

  棚内消毒 用多甲溶液(多菌灵、甲醛、水比例1∶2∶100)对棚内进行地毯式喷洒,墙体、墙角、立柱、通风孔等都应喷到,不留死角。对于土棚,应把内墙面铲去3~5厘米厚再消毒。

  晒棚 出菇结束后,揭掉遮阳物和棚膜,对可拆的竹木拆掉后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干净,利用太阳强光长时间暴晒竹木和菇棚(可雨淋)。10~15天后启用。该项措施能够较彻底杀灭棚内病毒、病菌。

  更换架杆棚膜 对病害发生严重的菇棚,可拆除上层架杆、塑料膜等物,棚内堆以秸秆杂草,点燃焚烧,将草灰翻入土中,重新架杆覆膜,再配以喷洒药物,杀菌效果很好。靠近村庄、建筑物的菇棚不要采用该法,以免发生火灾。

  土壤处理 对于必须采用覆土栽培的菇类(双孢蘑菇、鸡腿菇等)和采用覆土方式栽培的菇类(平菇、高温香菇、灵芝等),对覆土材料宜采用暴晒、药物闷堆的方法消毒灭菌。铲去老菇棚内10厘米以上的地表土,更换新土,或对地表土进行与覆土材料相同的处理。

  培养料处理 适当延长发酵时间,将培养料温度升高到50℃,保持8~10小时,每天翻料打透气孔一次,保持水分适宜。采用颗粒环播法,使菌种尽量避开袋内中心高温,以缩短菌种的复苏时间。做好熟料接种及培养发菌等环境的清洁杀菌。菌袋发菌完成进棚前,配制好3%石灰水溶液盛于大盆等容器,将菌袋逐一浸洗后再进棚。培养料进棚后,密闭菇棚所有门窗及通风口,先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对菇房喷洒,然后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和5克高锰酸钾熏蒸48~72小时,以达到彻底消毒杀虫的目的。

  菇棚管理 发菌温度采取先高后低的方式管理,即装袋后迅速提升料袋温度,使其达到35~38℃,袋内中心温度升到40℃,维持2天,翻袋透气,稍降5℃左右,再次升温保温在35℃左右,菌种块产生菌膜后逐渐降至室温。结合通风换气,菇棚内要经常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10%石灰水溶液。一些化学气味,如涂料、汽油、煤油等的气味对发菌十分不利,应尽量避开。

  防治病虫 病害初发即进行彻底处理。对菇蚊、菇蝇、夜蛾等害虫,用4.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菇棚门口撒2米以上石灰过道,以防爬虫进入。通风口、门口封挂防虫网,防飞虫进人。发现螨虫后,用菜籽饼、棉籽饼或豆饼制毒饵诱杀。对菇蚊、菇蝇,可以配制糖醋液诱杀,按高度白酒、糖、醋、水1∶2∶3∶4的比例配好后加3~4滴敌敌畏盛于容器,成虫趋味飞入,即被杀死。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江苏农业信息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