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安徽宿州让退化的“千年香稻”再度飘香(2)

时间:2024-12-06 16:36人气:加载中...来源: 安徽日报

  最近,香稻收割完毕后,孙敏建开始忙着捕捉田里的甲鱼。“今年我拿了一块田试验稻鳖共养,2月份放了800公斤鳖苗,现在正是美味上市的好时候。稻鳖两收,收益翻倍。”孙敏建说。 

  产业链不长—— 

  立法保护促进全链发展 

  五柳村有一块非常特别的稻田,稻谷收获后不归仓,立即被送往海南进行加代繁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传承夹沟老香稻的优良基因,恢复和提升夹沟香稻米的品质,宿州市于2022年从国家种质资源库申请到了5粒夹沟老香稻种子,对香稻进行杂交繁育。 

  面对夹沟香稻米这一珍稀资源,宿州市将其保护和发展工作上升到法律高度。去年,该市出台了《宿州市夹沟香稻米保护条例》,这是我省首部单一农产品保护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规定,加强夹沟香稻米种子提纯工作,对育种、示范推广、种质资源保护等予以扶持。同时,依法划定夹沟香稻米生产保护区,加强“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和保护,促进夹沟香稻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我们村共种植了1800多亩香稻。”夹沟镇镇头村党总支书记孔聪聪介绍,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该村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注册了“福龙贡米”商标,申报了“绿色农产品”标志,努力打造香稻米特色产业品牌。“这几年香稻米逐渐打开了市场,不仅在宿州市卖得很好,在杭州、上海等地农展会上也广受欢迎。” 

  笔者来到村里的夹香园公司,便听到加工车间机声隆隆。“我们刚上了3台新机子,打出的新米光洁度更高,而且不碎米,更受市场欢迎。”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今年种了517亩香稻米,又从农户手里收购了10万公斤稻谷,计划加工三四十万公斤香稻米。“有了加工基地,老百姓不用到远处去加工,不仅节约了费用,还解决了香稻米销售问题。”孔聪聪说。 

  近年来,夹沟镇逐步建立起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涌现出“五柳之家”“夹香园”等夹沟香稻米品牌,夹沟香稻米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我们将围绕‘借助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村企互利共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让米香飘得更远。”夹沟镇党委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安徽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