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张锋说:“咱们这块地是最典型的坡岗地白浆土,往年玉米一公顷产量在八九吨左右,大豆产量在2.5吨左右,经过这四年的改良之后,一公顷玉米产量能达到13吨左右,大豆能达到3吨半,总体产量能提升12%~24%;减少水土流失30%~50%,效果非常显著。”
探索“三江模式”新规范
三江平原耕地集中连片。但由于土壤障碍、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内涝耕地面积大、低温冷凉,限制地力与产能提升;农业时空基础数据匮乏,限制了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大规模水田开发导致了地下水季节性下降、水土资源时空不匹配等问题。
针对三江平原黑土地保护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团队组织28家单位144位科研人员,发挥建制化、体系化作战优势,与北大荒农垦集团规模化、机械化优势强强联合,建成适于三江平原的黑土地智能化保护利用模式,简称“三江模式”。
“在地块画像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基肥、追肥等多场景处方图生成技术,同时实现改垄向、可耕作宽埂调配水分、草水路导水、暗管排水等黑土地保护‘精准手术’。”9月27日,在友谊农场智慧农业指挥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刘焕军说。
近年来,三江平原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蓬勃开展,一种全新的黑土地保护规范正在形成,实现了从黑土地保护的“精准处方”到“精准手术”的巨大跨越。
“三江模式”对黑土地保护问题有着系统认知理论的创新,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的研发是“三江模式”的一大亮点。项目团队多次组织大规模航空遥感实验,获取海量数据,对黑土农田的多个要素进行米级高精度定量监测。通过明确耕地退化的各类指标与阈值,能定量诊断障碍与退化程度。并借助区域农业时空大数据,构建多尺度分区体系,实现田块内部的精准管理分区。
这一模式构建了面向三江平原黑土地保护的4套技术体系,即黑土地坡耕地水蚀智能防控与综合地力提升技术体系;白浆土旱田智能化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寒地水田智能化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基肥追肥全环节的水旱田智能施肥技术体系。团队利用立体监测技术精准识别技术,智能化配置多种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建成“涝能排、旱能蓄”的样板,实现粮食增产、水土流失减少,达到小流域尺度问题的“标本兼治”。
“三江模式”下的黑土地保护新规范,是把握重点、实践探索的成果,为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经过保护的“耕地中的大熊猫”将重新充满活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黑龙江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津南区北闸口镇成功举办“稻香节”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 日前,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在正营村金黄的稻田旁,成功举办了“风...(15809)人阅读时间:2024-10-16云南文山麻栗坡老寨村红色边寨里的幸福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镇境内,有一个美丽的村庄——老寨村,它被誉为...(21542)人阅读时间:2024-10-16“一滴油”撬动大产业 重庆市油茶基地面
把“一滴油”做成大产业,近年来重庆市依托林业资源优势,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壮大。目前,...(12908)人阅读时间:2024-10-16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16486)人阅读时间:2024-10-16科技赋能特色产业 绘就金秋好“丰”景
金秋十月,巴渝田野迎来收获季。从做优特色产业,到强化科技赋能,各地多措并举让丰收成...(13388)人阅读时间: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