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安徽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的智能化育秧大棚里,曹晶晶正察看水稻秧苗长势,“大概还有10来天,这批秧苗就可以下地了。”
1978年出生的曹晶晶,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这位获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的乡村振兴“领头雁”,是繁昌区首个自主探索数字化粮食生产加工的企业家。
“我是‘子承父业’。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于2006年回到家乡从事农业。”曹晶晶说起他的务农之路,一脸的自豪,“这跟我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曹晶晶的父亲名叫曹仁宏,今年72岁。曹仁宏从小就和土地打交道,是当地有名的“田把式”。2012年,他承包生产的水稻总产量达210万斤,当年,他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无人机田间管理、新增粮食自动烘干生产线、建设玻璃温室智能大棚……曹晶晶回乡发展农业力求突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学习并大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曹晶晶的1万多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自动化育秧过程中每棵秧苗的水分、肥力都得到充分保障,配置的智能系统实时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育秧不再受天气影响,全流程机械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种苗生成的效率和产量。”曹晶晶说。
智能化育秧是曹晶晶尝试的第一步,他正在摸索怎样丰富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如今,曹晶晶的儿子曹钒一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农村,跟爷爷、父亲一起发展农业。
“00后”的曹钒一在毕业回乡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沉下心来跟在爷爷和父亲后面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思考和谋划着未来他所从事的农业发展方向。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再到数字农业,这片土地需要更多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和我一样,回到广袤的乡村大展身手。”曹钒一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安徽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到3000万元——重庆秀
一个一脚踏三省的农村社区,其发展经验入选“全球最佳”——日前,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19353)人阅读时间:2024-06-11“四平玉米”荣登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
近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在浙江德清联合发布“2024中国...(18999)人阅读时间:2024-06-07湖北省新增1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公布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湖北省...(28592)人阅读时间:2024-06-07云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
6月6日,2024年云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举...(24948)人阅读时间:2024-06-07筑梦在希望的田野上——甘肃定西药材产
仲夏时节,行走在定西市农村,田野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药材产业的...(25469)人阅读时间: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