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0收入发展到如今的130多万元了,村民们(年)人均收入也从原来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4294元……”2022年7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迎仁对着央视笔者的镜头,面带幸福的笑容,向全国人民展示着村里可喜的变化。
2月20日,走进东至沟村李迎龙家干净整洁的小院,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装修,屋里崭新的家具、70英寸液晶电视……崭新的瓷砖铺地,宽敞的厨房旁边还有可供十几人共同进餐的餐厅,灶台上煮着奶茶,香味弥漫整个屋子。“奶茶是我们村里奶牛产的奶煮的,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李迎龙一边说一边把我们让进客厅。
“房子大,一共9间房,多来一些亲戚都够住了,我还在县城里买了楼房嘞!”李迎龙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脱贫前,那日子过得确实穷困潦倒。李迎龙患有糖尿病无法外出打工,当时全家人就靠种地为生,可几亩薄田收成仅够糊口。“那个时候,你们来都不敢让你们进屋坐,房子是土坯房,家里啥都没有……”这位藏族汉子回忆起从前眼睛有些湿润,忍不住摇摇头。
片刻后,李迎龙接着说,“以前,家里有人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瞧病,孩子们上学买个书本都困难,很多时候都要靠汉族邻居帮衬,日子难得都没了盼头……如今的日子是我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变化始于2015年大通县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后,李迎龙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的“雨露计划”让两个孩子上学不再是难事,李迎龙身体不舒服也不用再扛着了,因为他享受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报销95%。同时,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办了农家乐,不仅脱了贫,家庭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到2020年,李迎龙家庭年收入已经超过6万元。
2018年,贯穿于东至沟的“红色走廊”将发展思路彻底打通,村党支部以窎沟片区旅游联盟中心党委为统揽,抢抓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凭借山峦叠翠的地貌,绿意盎然的景色,逐步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打造了“避暑仙境·徒步圣地”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集自然景观、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实现“生态旅游+扶贫”双丰收,一举摘掉了“穷帽子”,成为了“最美中国乡村”。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东至沟村村民压心底的一句话,而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也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东至沟致富的想法和行动并未止步。近年来,东至沟村还积极引进药材、蕨麻、覆膜洋芋、蔬菜等特色种植,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收入翻番,种植农户户均实现4.2万元以上的收入。同时,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农家院如雨后春笋不断兴起,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回家,修建房屋、打理院落,大红灯笼挂起来,各式各样的“农家乐”牌匾亮了出来,各类乡村美食纷纷登场,搓鱼、焪洋芋、酿皮、甜醅……各种美食让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在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的同时,东至沟村党支部将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放在“心上”。村党支部加大干劲,将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清洁乡村”建设内容也作为村里重点工作之一,号召全村党员群众参与进来,提升村庄整体面貌,实现村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一幅依山傍水的美景逐渐呈现在游客和村民眼中。
“在我们村,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和汉族群众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村里大小事务,大家一起商量着决定,村子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全得益于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合力。”李迎仁欣慰地说,“相信在未来,大家依旧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富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今,东至沟村走出的发展之路是大通实践“三农”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山水之城,书写生态画卷中民族团结进步最亮眼的一道缩影。
“今年,我们将东至沟村的发展融入‘大境通达生态富民’党建引领生态旅游示范带建设中,在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上再用力,让游客吃好玩好住好的同时,还要带着我们的特色产品离开!”东至沟村第一书记王强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同时,还将依托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帮扶,投资300万元修建油坊,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收购农户菜籽油,助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青海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本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消息,川渝首届“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将于3月15—19日在永川...(16454)人阅读时间:2023-03-02甜日子“蔗”里来——看博白县如何发展
果蔗在广西属于小众农产品,但产量却在全国排前列,至少有90%销往北方。全国的果蔗产区集...(10417)人阅读时间:2023-03-02景谷大白茶原产地春茶开采
春暖大地,茶园飘香。又到一年春茶开采时,随着气温升高,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20万亩...(18459)人阅读时间:2023-03-02河池金城江区春耕备耕“三步走” 守好农
今年开春以来,河池市金城江区坚把加强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15819)人阅读时间:2023-03-02河北省计划改造提升1311万亩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从河北省农业农...(16010)人阅读时间:20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