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十四五”期间天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 确保口粮安全

时间:2022-05-30 14:41人气:来源: 津云

  《规划》要求,到2025年,天津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保持在90.5%以上,新增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2万亩,培训高素质农民3.8万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95%。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98%以上,农药化肥实现减量增效。

  小站稻是天津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天津市加大力度重塑小站稻产业辉煌。《规划》特别强调,“十四五期间,小站稻种植面积力争保持在100万亩。加强优质小站稻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育(繁)种能力。推广基质育秧、统防统治、侧深施肥等集约化、规模化绿色技术的应用,提高小站稻绿色种植技术覆盖率。开展稻麦轮作示范推广,实现“一地双收”“亩产吨粮”效果。推动国家小站稻栽培标准化核心区建设。开发小站稻特色文化,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新模式。将小站稻发展与绿色生态屏障区生态建设和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万亩小站稻湿地。发展稻渔立体综合种养,实现“一水双收”。谋划和创建小站稻产业集群,推动小站稻全产业链发展。聚焦小站稻产业链生态圈建设,搭建从育种到消费全环节的服务平台。

  《规划》提出,天津市对蔬菜生产布局进行优化,确保菜田面积稳定50万亩。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加大不耐贮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种植,提升应急供应能力,力争蔬菜综合自给率达到100%。果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稳定梨、桃、苹果等传统水果种植面积,提升茶淀玫瑰香葡萄、大港冬枣、静海金丝小枣、盘山柿子等地理标志水果生产能力,促进香酥梨、黄油蟠桃、设施蓝莓和设施草莓等特色水果发展。另外,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棉花、西甜瓜、花卉、中药材、饲草等高效经济作物。

  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低碳农业。《规划》提出,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种植业深度融合。推广施用缓释肥、节水灌溉等技术模式,鼓励使用低排放农机具,减少碳排放。推动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措施,提升固碳效果。挖掘农作物生产过程减碳潜力,推进种植业落实“双碳”战略要求。鼓励引导拓展“双碳”新业态,挖掘并合理测算农作物种植生态价值。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天津市种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完成,日前已印发各涉农区和相关单位。《规划》提出,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天津市坚持适水种植、量水生产原则,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果蔬生产,更好地满足市民“米袋子”“菜篮子”需求,到2025年,天津市种植业总产值将达到230亿元。

  种植业生产中,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至关重要。《规划》提出,天津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确保口粮安全。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积极推进强筋小麦发展,适度扩种高端小麦品种。将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和静海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小麦生产重点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70万亩。在宁河区、静海区、津南区、武清区、东丽区、滨海新区,种植高粱、谷子等其他谷物和杂豆、薯类等。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亩。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津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