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种养结合何以实现“1+1>2”

时间:2022-05-19 15:16人气:来源: 新疆日报

  5月17日,走进英吉沙县英吉沙镇恰喀村林下养殖基地,随处可见鸡群穿梭于林间树下,争先觅食。2022年,恰喀村利用495亩果园,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业,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绿色增收之路。

  记者发现,一座座现代化的养殖场遍布天山南北,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绿色发展 保障舌尖上安全 

  春播期间,在特克斯县田间地头,农家肥成了种植户的首选肥料。 

  孙耀斌是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阿克塔木村的种植养殖大户。他种植了900亩麦子、玉米,养了300多只羊和40多头牛。冬天,他把畜禽栏舍粪尿、土杂肥等囤积起来,开春时把发酵好的农家肥送往地里,秋冬季再将田地里收获的青贮、作物秸秆喂给畜禽,形成了种养结合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农家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地地力,避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特克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丁磊说,近年来,特克斯县大力提倡低碳施肥、精准施肥,鼓励农民积肥还田,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布尔津县10万多亩的沙棘林中,散养着鸡、鹅等家禽,吃着沙棘果的“沙棘鸡”已销往全国各地,农户也降低了养殖成本,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走上了种养结合生态养殖致富之路。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为加快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化基地奖励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旨在强化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导向,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变废为宝 乡村颜值大提升 

  5月16日,天刚蒙蒙亮,库尔勒市托布力其乡上牙村新疆努祖尔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工作人员已开始将牛羊粪装车,并清理洒落在货车下的牛羊粪,进行场地消毒。 

  “现在村道干干净净,根本看不到牛羊粪,我家院里种的蔬菜需要肥料,都要到养殖场去拉。”对于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艾萨·马木提感受很深。他说,过去村子里私搭乱建,屋后堆着垃圾,屋前围栏养牛羊,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村道污水横流。 

  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把牛羊粪变废为宝,彻底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治理和改善。 

  吐鲁番市润禾有机肥料制造有限公司收购种植户及养殖户家里的葡萄秸秆、牛羊粪,经过加工、发酵,成为大棚育苗、农作物种植的有机肥料,年产量达1万多吨,既解决了养殖户畜禽粪污处理的难题,消除了村庄污染,又改良了土壤,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帮助农户增加了收入。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巴图尔说,巴州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按照“先环评、后建设,先验收、后投产”的要求,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新增畜禽养殖污染源。 

  高质量发展 产业提档升级 

  在乌什县的新疆振兴园农牧生态产业园区养殖基地里,消毒室、监控室、饲料加工区、化肥池等设施一应俱全。 

  牛羊圈舍内,牛羊正品尝着葡萄秸秆加工的精饲料,工人正在给牛羊通风、消毒、清粪。这个年出栏达20多万头(只)牛羊的养殖场,环境干净整洁,没有刺鼻的气味。 

  “这都是标准化养殖和循环农业带来的效果。”该产业园负责人袁圆说,为做到无污染养殖,产业园修建了化粪池、有机肥生产车间,每年处理的10万立方米畜禽粪便,成为产业园万亩葡萄园和辣椒的上等有机肥料。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南北疆,现代畜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带动了一、二、三产业互促融合发展。 

  新疆瑞源乳业有限公司在和静县乃门莫敦镇古尔温苏门村建设的万头奶牛循环发展产业园建设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投产运营后,在实现自主奶源供给的同时,还可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3万亩饲草料种植,带动10家奶牛养殖合作社、2家肉牛合作社发展。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1年,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2%,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9%。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