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甘肃乡村振兴开新局(2)

时间:2022-04-29 11:29人气:来源: 甘肃日报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在凉州区四坝镇乡村振兴产业园拱形蔬菜日光温室示范点建设现场,推土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平整场地、焊接钢架,一派忙碌的景象。

  “产业园建设以拱形日光温室为主,相比较于传统大棚,建造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进一步使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四坝镇党委书记蔺志越说。

  四坝镇属井水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相对丰富,非常适宜发展设施蔬菜及露地蔬菜产业。近年来,四坝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打出了“凉州蔬菜之乡”的品牌。

  产业勃发的背后,是不断的探索。“四坝镇种植蔬菜已有很长时间了,但初期因各种原因,村民们辛苦下来赚不了几个钱。”谈及过去的蔬菜产业短板弱项,河湾村村民王有杰说,以前村民种菜几乎是一哄而上,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很难进入大市场。

  归根结底还是“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行不通,四坝镇积极转变思路,将蔬菜种植区域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破解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的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乘着发展东风,王有杰承包了村上部分土地搞规模种植,并成立了四坝镇特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现在合作社带动周边60多农户种植娃娃菜和芹菜,市场行情好,收入很可观。”王有杰说。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去年,武威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90.4亿元、增长10.6%,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59元,增长10.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0.03万亩,粮食总产量122.13万吨,实现了面积和产量的双增长;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武威伊利乳业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入选全省10个百亿级产业园……一个个耀眼的数据,一项项亮眼的荣誉,是武威市“三农”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旧貌变新颜 加速补短板

  “不同意改造!”

  “为啥不同意?”

  “改造要自筹5000元,不划算,还不如存着到城里买房。”

  ……

  这是2020年,在凉州区清水镇河西村一场村民大会上发生的一幕。当时,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蒋振栋刚一宣布会议议题——动员村民自筹5000元进行人居环境改造,不同意的村民就已大半。

  过去的河西村,土路土墙土坯房,垃圾满巷道。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是老大难问题。“咱这是花小钱办大事。”蒋振栋给村民们算了笔账,环境变美,不比城里住得差,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增加收入。愿景很美好,可蒋振栋磨破了嘴皮讲事实、摆道理,但还是有部分村民摇摆不定。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村组干部、党员带头改造,十多天就初显效果——坑坑洼洼的村道变得整整齐齐,村前屋后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眼见环境有了变化,村民们都自发加入到了改造工程中。不到一年时间,河西村就完成改厕449户,整治巷道3.8公里,拆除临建违建132处、围墙780米,清理“三堆”240余立方米,硬化巷道3.2公里,铺设路肩2.6公里,修建小广场、小游园、乡村大舞台,改造墙体1.2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3万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生活品质全面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增强。

  村庄处处有风景,村民居住更舒心。行走在河西村,水泥路干净整洁,绿化带随处可见。“环境美了,我们发展的思路也清晰了。”蒋振栋说,未来将着力打造诗意乡村、农耕文化为一体,相互融合促进、发展成色十足的“绿富美”美丽乡村。

  儿童娱乐有设施、妇女跳舞有场地、老人观影有屏幕、村史长廊惠村民,乡村建设行动瞄准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武威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计划创建152个乡村建设示范村,重点补齐教育、文化、卫生等短板。家门口办起幼儿园,孝老食堂供应温馨午饭、村卫生室提标扩建……一件件民生实事,提升着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环境美”携手“生活美”,群众生活幸福有滋味。截至目前,武威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6%,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

  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如今,乡村振兴让武威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