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北京市平谷区西樊各庄村:为全国科技小院建“总部”

时间:2022-04-26 16:09人气:来源: 新京报

  4月23日,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冲正在和小院的“院长”杨茜一起在智慧大田里查看监测设施的运转情况。自2019年科技小院落地以来,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有了一张更为清晰的农业发展蓝图。更重要的是,全国480家科技小院,很快将有一个“总部”,“全国科技小院总部”的筹建工作正在西樊各庄村全面展开。

  研究生开着农机跟村民一起开荒

  “白天下地干农活儿,晚上查文献写总结,感觉自己像个有文化的庄稼人。”西樊各庄村科技小院的现任“院长”杨茜这样感慨自己的驻村生活。为了让科技小院能够真正为村里做点事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西樊各庄村科技小院负责人王冲每年都会派研究生驻村,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村里引进各种新作物,为村里量身定制种植规划。

  “刚开始,就我一个人。”王迎朝是西樊各庄村科技小院的第一位“院长”,也是杨茜的师傅。王迎朝刚来村里的时候,小院还没建好,村委会帮忙协调后,他就卷着铺盖住到了村委会办公室。“老师和我们说,‘你在村里没啥事,去地里就行’。”那时正值5月平谷大桃疏果期,王迎朝没事就往地里跑,和村民唠嗑,上手帮村民疏果。那段时间,王迎朝跑遍了村里的果园,和村民逐渐熟络,热情的村民时常邀请王迎朝到家里吃饭。一来二去,他也对这个村子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村里,和王迎朝最熟悉的还是张大启,一位50多岁的老农人,王迎朝喊他张大叔。科技小院成立后,王迎朝就和张大叔合计着做点事情,帮着村两委班子一起规划村里的农业发展大事儿。“村里有很多闲置土地,荒着也是荒着,不如种点野花,装扮下村庄。”于是,两人就向村里提出申请。没过多久,成片的野花开满村庄。

  开荒种野花只是序曲,科技小院建到村里来可不是为了种野花的。王冲告诉新京报记者,科技小院成立之初,村里把将近200亩的集体土地交给科技小院打理,希望在村里打造科技小院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西樊各庄村依山傍水,村两委班子也很有想法,科技小院顺利落地。拿到土地后,详细地制订种植规划,紧接着是又一次“开荒”。王迎朝跟着张大叔和村民们一起,开起农机,扛起工具,平整起了土地,“那些闲置了一段时间的土地重新收拾一下,就是另一番景象。”

  “不能失败”的珍珠牛奶玉米

  “这里是大豆、油菜,那里种玉米、红薯、花生。”平整好的土地被合理规划成5个区域,科技小院谋划着在土地上打造一个智慧大田,在大田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与精细化种植。

  智慧大田里最先种下的是珍珠牛奶玉米。对于村民来说,玉米都种过吃过,但珍珠牛奶玉米还是头一次听说。头一回种地的王迎朝,内心也很忐忑,“我哪里种过地,但‘第一炮’不打响,以后怎么在村子里立足?”王迎朝赶紧找农户学习,自己也找文献反复实验摸索,“别看这是第一次种,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王迎朝永远也忘不了背着几十斤重的药壶,在玉米地里穿梭打药的那段日子——胳膊被玉米划得伤痕累累,裤子被露水和农药浸透了。当他把肥料撒向大地的时候,心里也在打鼓:肥料够不够,营养能保证吗?

  玉米种进地里,王冲也不放心,时常从市区老远跑到西樊各庄村看玉米长势。眼瞅着10亩地的新品种玉米成熟,每亩地的实际收益能达4000多元,王冲很是欣慰,王迎朝感慨自己“还真挺厉害的”。

  珍珠牛奶玉米在村里走红,只是科技小院打造智慧大田的开端。2020年,田里10亩油葵花开得绚烂,村民发现花瓣上有虫子,想要打药,但被王迎朝和杨茜及时制止了。“村民觉得有虫子就得打药,但在我们看来,这些虫害在可控范围内。当时,正值花的授粉期,如果打药,蜜蜂都死了,会影响授粉,后续很可能结不出籽。”见王迎朝态度坚定,村民这才妥协。

  杨茜还记得和王迎朝一起测试大豆密度,逐颗把大豆种子埋进土里,种植间距不等,有的5厘米,有的10厘米。“要一直蹲在地里,拿着木棍测量间距,20多天,感觉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对被派驻到科技小院历练的历代“师傅”与“学徒”来说,这种辛苦分布在日常的每一天,而成就感则会在丰收时如期而至。

  “非凡农庄”里的智慧农业高地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