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产业留在县域以内?在过去,县域改革的深水区是“外部资本利益”,金融、保险、物流等这些第三产业增值环节都在外部,县域基本上得不到,因此也就不可能让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民手里。所以,真要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就要对外部资本利益开展针对性的综合改革,即针对资源要素及收益流失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县乡村三级联合的乡村建设行动,进行全域的、多业态的、质量效益型的市场体系建设。其中,以县为单位的全域空间生态资源开发就是这个生态经济体系在地化的主体内容。这也是农业农村从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型为质量效益型增长的重要途径。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做好金融下乡。过去有人认为土地不能自由买卖,生产资料不是完全市场化,所以即便是金融下乡了也无法开展抵押借贷,只能做信用借贷,信用借贷就只能搞小额,很难让大量资金下乡。因而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强调要做好金融创新。
如何破题?前几年中央就提到要把期货、保险结合起来。大家都知道保单可以抵押贷款,但是保单这个保险也下不了乡,因为一般商业银行的机构设在县这一级。县这一级则要面对一两百个村和上万个农民经济主体,无法获取到完整的信息,所以即使你有物业资产,比如,有房子有仓库或者有农业设施,也无法去做抵押,这就需要使用金融工具,做好金融创新,解决金融下乡的难题。
数字乡村建设关键在于生产端
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最大的短板。
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能快速发展,靠的是消费端,当每个消费者进入网上交易的时候,都用的是真实的身份信息。头部企业打造的平台,其实全面利用了消费者无偿提供的个人数据打造了数据库,从而就能调出你的消费行为,就能为消费者画像,从而也就等于他不必掌握生产端,只要掌握了消费端就能够建立一个平台,整合生产者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发展消费端数据库形成数字经济。
但在农业领域,这些数字经济的企业几乎都不掌握生产端数据,所以数字乡村最难突破的就是掌握生产端数据,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因为生产端在农业,它是跟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紧密结合的,无论它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以至于生产端的数据收集比较困难。
我们常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自然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导致生产端数据的收集过程非常复杂,即使是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它的演化过程也是不同的,得出的最后结果也是不同的。
比如一粒稻谷,它种在高山冷凉气候带,因为昼夜温差大,养分沉积就大大高于平原地区。如果你对生产端数据没有足够的把握,就无法区别它的品质。因此,做生产端数据是乡村经济数字化的一个重要难题,不是简单地找个团队来做个开发就行了。因为十里不同风,我们在农村所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就像打造县域经济一样得有个平台。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分要点速览
1 .大豆、油料受空前关注
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
2. 时隔九年再次明确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3. 首次关注中长期气候变化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指导做好人员紧急转移避险工作,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
4 .“直播带货”写入“一号文件”
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
5 .时隔十二年再次关注家族、宗族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
创建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村霸”。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
6. 村晚、广场舞走进“一号文件”
去年邯郸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双
去年以来,邯郸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化设计推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推...(14999)人阅读时间:2022-03-025G“云广播”架起农村空中信息网
通过手机APP广播消息,各村喇叭都能“一呼百应”。近日,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各村架起“5...(17059)人阅读时间:2022-03-02通州人勤春来早 科技春耕忙
绿野春风起,耕田正当时。科技下乡,创新农业,眼下通州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智慧农...(11098)人阅读时间:2022-03-02今年春耕期间化肥调运量预计突破300万吨
四川省供销系统已设立30个农资价格监测点位,实行化肥价格监测旬报制度,同时加强货源储备...(17703)人阅读时间:2022-03-02内江市中区全力做好大豆扩种准备工作
一是明确生产基地。 结合万亩优质粮油园区创建,重点在玉米净作地、2020、2021年高标准农田...(15574)人阅读时间: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