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育才兴业开富路——看蛟河市如何通过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1-17 16:28人气:来源: 吉林日报

  乡村兴,人才是关键。

  2021年,蛟河市人才培育方面,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乡村急需的乡土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为乡村兴蓄势加油。

  激发人才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新上了烘干机,水稻库房、农用机械车库也建好了,水稻加工厂的设备也投入使用了,我们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可是往前迈了一大步。”2021年秋季,中才水稻专业合作社新进了一批农业加工设备,负责人王中才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满怀憧憬。

  中才水稻专业合作社是2010年成立的,陆续流转旱田和水田37公顷。“过去,秋收之后,我们就卖水稻,收益低。2021年,我们利用上级发展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和合作社社员集资的59万元,建设了700平方米的库房、200平方米的车库、200平方米的加工厂,购进了3台烘干机。这样,我们就可以加工大米卖了,收入肯定比卖水稻多。”王中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1年,为了激发人才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蛟河市重点实施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千才”行动。中才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是这一行动的缩影。

  在蛟河,黄牛养殖、生猪养殖、晒烟、食用菌、稻米、甜黏玉米、电商、旅游、石材、医药健康是其经济发展的10个主导产业。针对每个产业,蛟河市组建了一个专家服务团。围绕十业抓服务,目的是通过“一个专家团带动一个产业”,用人才资本助推产业创新发展。

  专家团的45名干部定期下沉到田间地头为产业把脉问诊,切实解决生产、技术、营销中的突出问题。“水稻专家服务团在新站镇河南村张君家庭农场建设了150亩绿色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生物有机肥应用、绿色统防统治、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使水稻先进适用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在天北镇,水稻专家服务团开展了1.5万亩水稻二化螟无人机统防统治项目,这项技术可以减轻水稻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综合增收可达30万斤。”蛟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军说,“黄牛专家服务团开展黄牛饲养技术及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培训,设立畜牧专家技术服务热线。食用菌专家服务团不仅多次对蛟河全市各个木耳产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还开展了玉米芯、大豆秸秆粉、芦苇粉部分代替锯末的生产实验,目前该实验的10万袋木耳已采收一茬,长势良好。”

  抓“百社”育“千才” 激发振兴的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则是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为此,蛟河紧紧围绕“百社”抓发展。他们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计100个,其中已纳入县级示范库的有81家,拟推荐吉林市级示范35家、拟推荐省级示范合作社13家。2021年新培育党支部领办示范合作社25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4家、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

  中才水稻专业合作社就是党支部领办的示范合作社。王中才说:“蛟河不仅在资金和种植技术方面帮助合作社的发展,还对合作社的各项管理进行了规范。街道经管站派出一名会计负责财务工作,账目正规清晰,农民也放心跟着我们一起干。”

  在蛟河市新农街道南荒地村也有一家党支部领办示范合作社——山灵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其理事长是南荒地村党支部书记杨海滨。这是一家发展较好的合作社,拥有育苗基地4.6公顷,种植面积60公顷。合作社成为党支部领办示范合作社后,更多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村民于建业就是其中之一。他说:“看着合作社干得红红火火,现在又有党组织领导,肯定比我自己单干挣得多。”

  为规范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蛟河以实地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的形式摸清新型经营主体底数,稳步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对试点合作社实行领导包保和跟踪服务,以对口包保与专业指导方式,打造了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新型主体。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人才培育方面,蛟河培养了适应产业发展和乡村急需的乡土人才1022人。此外,蛟河还面向村“两委”成员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领路人的思想素质,开阔眼界。高军说,新农街道杨海滨等4人取得乡村人才副高级职称,新站镇贾俊刚被评为吉林省乡村振兴优秀人才。此外,蛟河还择优选拔5人到省里参加农业经理人培训,开展生产组织、财务分析、质量管理、市场开拓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培训层级,充分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