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青浦练塘镇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1-12-23 18:59人气:来源: 解放日报

  深秋的青浦练塘镇层林尽染,五彩缤纷的林间茅草屋下,一簇簇可爱的菌菇探出头,为静谧幽深的密林平添几分灵气。白色大棚内,胖嘟嘟的小圆菇健康生长,像一个个精灵。这里是练塘镇东庄村,走进这片茂密的水源涵养林,就像走进童话世界,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菌类特有的清香,小伞一样饱满的各色菌菇遍布林地。

  这是占地面积246亩的“蘑幻森林”项目,将林地和菌菇种植结合起来,致力于发展林下经济,即将正式开业。“借助练塘镇特有的水源涵养林资源,我们不断探索林下经济模式,如今不仅‘蘑幻森林’本身已‘出圈’成为网红,林下经济也正逐渐成为周边农民增收的‘绿色富矿’。”项目负责人苏慧敏说。

  农林复合共赢经济模式

  所谓“林下经济”,主要是指林下食用菌种植,这是一种以林为主、农林复合共赢的经济模式,利用林荫环境营造适合菌类生长的小环境,来栽培食用菌类。黄浦江水源保护地丰富的涵养林资源,造就了林下菌菇极佳的自然品质。

  在位于练塘镇东庄村的大蒸港水源涵养林里,树林间搭起一个个暖棚,掀开暖棚塑料膜走进去,只见一朵朵蘑菇已探出头。数年前,村里引入青浦菌菇龙头企业——彭世菇业,在246亩生态涵养林里种起大球盖菇、赤松茸、灵芝、黑木耳等菌菇产品。公司创始人是食用菌专家彭兆旺。20世纪70年代末,彭兆旺发明室外袋栽香菇菌棒技术,用树枝、木屑、秸秆等农林下脚料配比制成菌棒,让此前只能生长在腐木上的菌菇也能生长在菌棒上,大大降低菌菇种植成本,开启人工高产食用菌时代。如今,彭兆旺的种菇事业已传承三代。

  2009年,彭兆旺到青浦野外、大蒸港水源涵养林处采集野生食用菌标本,意外发现那片涵养林非常适合种植食用菌,就此开始扎根青浦发展林下经济。“接手原生态林下菌菇种植项目后,老有身边朋友给我打电话,咨询我能否到森林采菌菇。这给了我灵感:大森林+小蘑菇,为什么不能打造成一个农旅结合的项目?”彭世菇业副总经理苏慧敏瞅准商机,打造了集多品种食用菌种植、菌菇采摘、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蘑幻森林”农旅融合项目。

  成上海乡村旅游打卡地

  修整树木,挖好沟渠,让赤松茸等菌菇的菌丝在土里自由游走,让层架上的吊袋木耳迎风摇曳……经过种植户用心准备,“蘑幻森林”逐渐成熟。在这里,游客可以采摘神奇的吊袋木耳,可以看刚刚从泥土里探出头的“灵芝宝宝”,可以收集废菌棒、手工制作蘑菇有机肥,体验亲自种植的乐趣。

  苏慧敏介绍,“蘑幻森林”每一处细节都匠心独具。森林里没有建设用地,科普课堂只能放在室外,于是她为孩子们准备了可移动桌椅,桌椅都造成蘑菇形状,充满童趣。“蘑幻森林”中还有一片供孩子们玩耍的小沙地,这种改造花费不大,却充满野趣,在森林中挖沙很受孩子们欢迎。

  最关键的是,“蘑幻森林”项目让周边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项目创新探索多级股份制,当地农民也能持股。另外,项目在出菇旺季需大量劳动力帮忙,每天用工量50多人,请的大多是本地村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以往,林下菌菇种植基地的收入来源只有销售菌菇这一种,目前通过融入采摘体验、科普游览等模式,增加了很多收入渠道,‘蘑幻森林’的非菌菇销售收入比例占基地总收入约45%。”苏慧敏说,项目对提升城市周边公益林、涵养林、郊野公园等林地空间的利用率也有积极意义。

  如今,“蘑幻森林”项目成了上海乡村旅游打卡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作为一名新农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觉得农业也可以很有趣。今后我会把‘蘑幻森林’打造得更精细,推出更多好玩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更多人前来打卡。”苏慧敏说。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