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时间:2021-11-19 11:51人气: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初冬时节,走进重庆市大足区珠溪镇玉滩村看到,公路沿线的农家院坝色彩斑斓,彩绘的墙壁,一簇簇开着紫红色或是粉红色花朵的绿植生机盎然。一系列暖色调组成的图景赏心悦目,冲淡了人们对于冬季的萧索凋敝之感。看见行人在拍摄家门前的风景,81岁的玉滩村村民覃英桃老人自豪地说:“政府挨家挨户帮我们修了花台,以前门前都是乱糟糟的,现在收拾得好整齐,看起来就很舒服。现在的农村政策好啊。”

  老人所说的政策是指珠溪镇政府今年重点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从五月份开始,珠溪镇对进入镇域范围的三条主干道沿线的农房,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建围墙围栏,修花台、菜园、果园,种花草苗木,除杂草垃圾,公路沿线农房环境迅速改观、靓化,形成了移步换景、一户一景的景观带。受益群众无不为这项惠民利民政策叫好,大家赞叹“美丽乡村,就是我们这样的。”

  文化为魂 人居环境有内涵 

  过去提到农村,很多人的印象是“环境脏乱差啊!”事实上,这是对很多农村地区的真实印象。破除这种印象,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广大农村群众的夙愿,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之举。

  在今年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时,珠溪镇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谋划,决心为整治工程注入文化内涵,增添具有珠溪镇独有元素的“文化味”,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珠溪范式”。

  “我们从珠溪这个名字富含的文化元素开始挖掘,思考如何体现珠溪独特文化。”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珠溪本名宝珠溪,名字来源有史料可查。根据明朝《蜀中广记》之《名胜记》一文记载,唐朝贞观年间,本地渔民郭福夜晚捕获直径一寸的蚌珠,将它进献给唐太宗,唐太宗龙颜大悦,赐他“和善进”碑,并把出产珍珠的河流称为“宝珠溪”。悠悠千载,家乡祖辈留下“和善进”的历史掌故,后人赓续文脉,传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然顺理成章。

  由此,沿着三条进入珠溪镇的主干道而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便分别以“和”“善”“进”三种文化为主导。其中,由北边的大足进入珠溪的主干道,以“和”为主题文化,宣扬和谐、和美文化;由东边的双桥进入珠溪的主干道,以“善”为主题文化,宣扬友善、慈善文化;由南边的荣昌区万灵镇进入珠溪的主干道,以“进”为主题文化,宣扬进取、奋进文化。

  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后,居民的围墙、围栏上,三种主题文化用文字、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与居民的生产生活区域融为一体,打造出一个个文化阵地、文化家园。“这些文化元素,居民低头不见抬头见,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希望以此推动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珠溪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就地取材 改造实用又俭省 

  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珠溪镇党委政府的设计行动方案是,既要把好质量关,把工程干“到家”,让群众都满意;也要把好效益关,把钱用“到家”,花小钱办大事。

  该项目工程建设全部由政府出资,受益群众不用掏一分钱,而项目涉及面很广,如何节约资金、精打细算,让每一分钱尽可能地产出更大效益,这是珠溪镇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考验。

  办法就是就地取材、“淘”旧物件。“镇村干部走村入户,低价收购群众家中的旧的陶罐、钵、水缸、酒缸、砖、瓦、磨盘、石舂、石头,群众用不上的物品,在这里发挥作用,在搭建花台、围墙时,这些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景观装饰材料。”珠溪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这些旧物件修建出的花台、围墙、护栏,古朴而充满历史气息,给人一种诗意的遐想。

  另外,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绿色植物也产自本地,由珠溪镇当地一家花卉种植基地按照最低价格销售提供,这就又节约了一大笔建设资金。在精心挑选不同品种的绿色植物后,珠溪镇在三条主干道公路沿线及居民家门口播撒花卉种子,不同的品种花期不同,这就保证春夏秋冬四季均能有花可观赏,当地乡村颜值因此大幅提升。

  “不光乡村要变美,群众的腰包也要鼓起来。”本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珠溪镇按照“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围栏”的模式为农户建设景观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农户家门口形成了一个个规范化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为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珠溪镇政府未来还将发放果树苗等经济植物,让群众直接增收。

  夯实基础 文旅产业正兴起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