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石山披绿装 “小虫”织富路

时间:2021-04-25 11:33人气:来源: 广西日报

  种桑养蚕是石漠化地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生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石漠化地区群众发展桑蚕产业,蚕桑生产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河池、百色、来宾、南宁、柳州等广西蚕桑主产区,大多数处于石漠化地区。2019年12月,世界著名蚕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向仲怀到平果县考察时,对广西石漠化地区种桑养蚕改善生态、保障生计和助力脱贫攻坚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

  近日,记者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一行走马大石山区,见证了桑园遍八桂,石山披绿装,农民奔富路的喜人画面。

  石山披绿装 

  汽车在山间盘旋了一圈又一圈,身披绿色“戎装”的大山连绵不绝,大片的桑树林下,石头偶露真容。

  石漠化让这里一度成为贫困的代名词,曾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而现在,荒山裸石已难觅踪影。在平果市马头镇古念村种桑养蚕脱贫奔康产业园,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尚未被桑叶遮蔽的石山。

  “再过些日子,桑苗长起来,石头就看不见了。就跟我们一路上看到的一样。”平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黄若雨说。

  “这里的灌溉靠什么?”记者问。

  “靠天。”古念村第一书记聂军无奈地笑笑。

  “这就是石漠化地区土壤的典型形态。土层薄,土质瘦,易跑水跑肥。”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陆瑞好研究员抓了一把桑苗下的泥土查看。

  “这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哟。”古念村致富带头人黄培连说,早些年种些玉米黄豆,既盼下雨又怕下大雨,因为“雨下大了连苗带土都冲得七零八落。”

  桑树根系发达,生态固土能力强,可保持水土;且适应性广泛、耐旱耐贫瘠,对石漠化地区具备良好的生态治理功能。

  在桑园附近的蚕沙房里,桑枝、蚕沙得到升华。“桑枝、蚕沙是蚕桑生产的副产物,随意堆放田间地头容易污染环境。我们引导村民将蚕沙集中堆放在蚕沙池中,利用微生物堆沤无害化处理,成为优质有机肥还田,保护环境,改善土壤,提高效益。”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总农艺师黄红燕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研究开发,目前广西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简易实用的蚕沙、桑枝废菌包无害化堆肥处理技术,生产的蚕沙有机肥和桑枝废菌包有机肥返施桑园,肥效高、改良桑园土壤效果显著,形成“桑树→养蚕→蚕沙、桑枝→有机肥→桑树”的循环生态种桑养蚕模式,为守住绿水青山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广西通过在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桑园,让不少石漠化严重的“光头山”,穿上了漂亮的“绿衣裳”,石漠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区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举,与2011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了39.3万公顷,减少了20.41%。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后生态状况稳步向好,治理成效全国第一。

  致富奔小康 

  “这是今年第一批蚕。小蚕现在3龄,今晚醒来后就4龄了,这些桑叶就是给它们晚上准备的。”记者见到靖西市南坡乡达腊村脱贫户马安祥时,他正忙着把刚采的桑叶从三轮摩托车上卸下来。他身体硬朗,动作敏捷,完全看不出已68岁。

  “以前8亩玉米地,也就产2000公斤玉米,一家人吃得半饱不饱。”提起从前,老马直摇头。

  2016年,马安祥在政府的引导下种桑养蚕,第二年就脱了贫。现在,他种着15亩桑园,一批养7—8张蚕种,产茧300多公斤,一年6批,共产茧1800多公斤。年产值近9万元,亩产值约6000元。蚕房还有产业奖补,每年政府还组织几次技术培训。日子红红火火,人也越活越年轻。

  在达腊村,许多像马安祥一样的昔日贫困户依靠种桑养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2016年以来,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桑树922.5亩,91户376人顺利脱贫。2017年,这个曾经的“十三五”贫困村、深度贫困村一举摘掉穷帽。2020年,该村桑园面积达2205亩。

  “4月中旬我市第一批鲜茧陆续上市,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每公斤40元。”靖西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站长赵潇介绍,当地将桑蚕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通过宣传营造、示范带动、强化培训等措施,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桑园总面积达18.5万亩,其中脱贫户种植桑园面积超过4万亩。全市发展桑蚕产业的蚕农已达1.3万户,其中脱贫户5734户。2020年,全市养蚕量20.9万张,鲜茧产量796.3万公斤,产值3.25亿元。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