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壮歌奏响巴渝大地

时间:2021-04-15 14:08人气:来源: 重庆日报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首个一批。 

  8年精准脱贫,5年脱贫攻坚,重庆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发展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为重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为重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长远保障。站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过渡的关键时期—— 

  春和景明,繁花似锦;巴渝大地,生机盎然。 

  在巫山曲尺乡,长江三峡两岸洁白的李花星星点点,美得让人窒息; 

  在奉节草堂镇,沿江拾级而上的柑橘林满目葱茏,橘香沁人心脾; 

  在涪陵南沱镇,郁郁葱葱的龙眼树下,村民热火朝天地忙着施肥锄草…… 

  放眼巴渝,8年前栽种的一株株小树苗,经过8载春秋的雨露浸润,如今长成粗壮的大树,成为当地脱贫户持续增收的“金果果”。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防止返贫和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重要保障。 

  8年来,重庆始终把落实精准方略贯穿于产业扶贫全过程,抓紧抓实抓细,通过搭建产业扶贫大体系,推动产业扶贫走深走实,为重庆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重要贡献,也更是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产业扶贫正向着产业振兴阔步迈进,续写新的辉煌。 

  产业扶贫大体系 

  为重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巨大贡献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 

  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份史诗级的伟大壮举中,重庆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动态识别的190.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重庆交出满意答卷,在于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这个基本方略,数据最有说服力。 

  历经8年精准脱贫,5年脱贫攻坚,重庆发展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坚持走“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路子,培育壮大了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巫山脆李等系列扶贫特色产业,33个有扶贫任务的区县建设各类产业扶贫基地5.6万个,18个贫困区县发展特色产业基地843万亩,覆盖建卡贫困户90%以上。 

  同时,为培育壮大扶贫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了《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指导和支持各区县因地制宜培育2—3个主导产业,各脱贫村发展1个增收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家庭农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四大主体”,推进产业带贫益贫落地。抓好科技服务、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基地管护“四大关键”,提升产业扶贫质量和可持续性。14个国家重点贫困区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044元增加到2020年的15019元,年均增长11.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4920元增加到2020年的11581元,年均增长15.34% 

  在奉节,经过8年持续努力,一棵脐橙树“长”成扶贫主导产业,长江流域两岸种植850多万株。如今,脐橙产值达11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0%,成为当地30余万名果农脱贫增收的“摇钱树”。 

  在丰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一心两极三带”布局,大力发展以肉牛、鸡、红心柚为拳头产业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了“1+6+X”扶贫产业格局,建成了沿长江、龙河、渠(碧)溪河3个经济带,推动扶贫产业由分散布局、单一发展逐步向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