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的四明山耕生态农场果实累累喜迎丰收,李栽培开在四明山上的杉野茶咖排长队排到山脚下,张义青稻渔综合种养的小青龙供不应求,毛柯翔的玥玡湾生态庄园里婚礼、晚会、户外拓展“爆单”……最近,浙江余姚的新农人有点忙。
余姚是浙东农业大县,南枕四明群山、北揽杭州湾平原,境内山、水、林、湖、田等农业资源丰富,是七千年河姆渡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素有“东南名邑”的美誉。
近年来,余姚立足农业基础优势,大力扶持引导现代农业产业项目,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竞相迸发,涌现出一批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农创客队伍。尤其是今年以来,该市围绕浙江省委“三支队伍”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现代新农人“姚振兴”专项行动,一体推进新农人“引育留用”全链条融合,着力打造“青创名邑”。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青年大学生乡创项目87个,驻扎乡村青创人才达2000余人,拥有各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1430家,全市动态入库“新农人”4564人,培育省部级“头雁”54人。
加持青创场景塑造,联合“文旅+乡创生态”
“9平方米的吧台,一天最高接待最高600杯的客流,一年内竟然创造了200万元的销售奇迹。”杉野茶咖主理人、“95后”小伙李栽培没有想到,自己开在余姚梁弄镇四明山上的乡村咖啡馆竟然火爆到让村里天天堵车。
逃离城市,去喝一杯“村咖”,已经成为很多都市人的假期“固定节目”,近年来各地“村咖”如雨后春笋般在不断生长。李栽培善于捕捉风口,瞅准了余姚四明湖畔一处山上荒废的凉亭,与几个小伙伴联手改造成咖啡馆。去年9月,第一次试营业的“杉野茶咖”火速出圈,在试运营开启后的第4天,便成为余姚点评热门榜TOP1。
图为杉野茶咖。
杉野茶咖的爆火不是偶然。多年来,当地坚持点线面结合,梯度推进省市特色精品村、示范村、合格村、艺术赋能村、“双富”样板村和风景线“五村一线”创建,结合美丽河湖、美丽庭院、村庄景区化等工作,持续提升美丽乡村整体品位,打造余姚特色样板。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美丽乡村风景线4条、省特色精品村34个。乡村美,“村咖”游客自然接踵而至。
同样乘上农村生态旅游东风的,还有“90后”新农人毛柯翔,他创建牟山镇玥玡湾生态庄园,把父母一辈单纯的渔业养殖“玩”出了新花样,在垂钓、农家乐、烧烤、农事体验、等业态的基础上,进阶开发了户外婚礼基地、露天电影、篝火晚会、影咖、VR逼真体验、真人CS户外竞技等项目,庄园一年的客流量将近10万人次,还吸引了10多个“90后”甚至“00后”新农人跟着毛柯翔一起干。
玥玡湾生态庄园一景。
“我们结合消费市场新业态新趋势,提炼挖掘乡创项目文旅内涵,放大‘余山姚水’人文山水特色优势,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乡创人才项目有机融入区域旅游资源,形成别具特色的青年创业网红新业态。”余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培育了12个像玥玡湾、杉野茶咖等具有余姚风情和人文特色的优质乡创文旅项目。
在此基础上,余姚不断挖掘本土传统山珍,指导带动本土青年开展直播带货、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同时持续强化区域IP集成整合,鼓励乡创项目联合知名新媒体组团式加强电商合作。今年以来,由余姚政府牵头,委托一支平均年龄仅25岁的青年团队运营打造“四明臻货”本土品牌,借力新媒体平台将革命老区优质山珍销往全国各地,今年前8月销售额达85万元。
赋能青创空间支撑,联姻“资本+乡创人才”
“这里菠菜、生菜、青梗菜等每年可以生长约20茬,3个薄膜联动温室能让70多种蔬菜实现一年四季工厂化量产。”两年前,地处四明山区的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与当地企业开展党建联建,由企业海归创业团队投资3000万元建设“红芯植物工厂”,大棚面积2.5万平方米。工厂负责人蔡慧相告,他们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生产中,通过先进的培育技术和模块化管理,帮助村里改变“靠天吃饭”的农作传统。
图为横坎头村红芯植物工厂。
蔡慧是江苏人,原来是外企高管,被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引进到“红芯植物工厂”当负责人。“我们生产的蔬菜在数十家生鲜商超平台销售,吸引高学历青年人才20余人,帮助当地30余位村民解决就业,年人均增收6万余元,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蔡慧表示,和村民、员工们一起为实现科技梦想而努力的感觉很好。
像这样项目,在余姚不胜枚举。四明山耕共创园、半农云耕智慧农场、科奥生态农场……近年来,余姚结合产业发展、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等项目政策,积极搭建青创空间,聚拢专家人才、项目资金、产业用地等资源,大力招引优质社会工商资本参与乡创孵化园建设,投资6.8亿实施11个项目打造乡村创业创富平台,吸引一批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及旅乡人创业创新,累计培育宁波级农创客1056人。
今年4月,由“新农人”王文艳创建“四明山耕”共富工坊获评省级“巾帼共富工坊”,该工坊通过帮助村民销售桑葚、玉米、樱桃、杨梅等果蔬,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助农直播间和“四明山耕”小程序等平台进行宣传推介、直播带货。王文艳还带着团队还相继开发了自然探索、夜间课堂、农场夏令营等文旅产品,帮助村民学习网络直播、咖啡制作、轻食料理等技能,提升村民就业能力。目前,“四明山耕”农产品通过电商直播间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年产值达300万元,带动50多位村民就业增收。
王文艳在“四明山耕”生态农场。
值得一提的是,余姚以上级人才工程为牵引,加大高层次人才投身乡创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高层次青年人才带资金、携技术共建美丽乡村。近年来,引进树蛙部落等高端民宿项目入选宁波级人才工程,实现超千万年营收,每年带动农产品销售超300万。
推进青创新质动能,联结“科技+乡创产业”
“以前我们只是单纯种水稻,效益不高,还得是开展种养结合,一下子把亩均产值提到5000元以上。”这两天,余姚市泗门镇恒青农场负责人张义青喜笑颜开,260亩稻田套养小青龙综合种养喜获丰收,每公斤售价达140元仍供不应求。张义青的父亲张登千曾是种粮大户,两年前,“90后”的张义青回到余姚接手经营家庭农场,大胆引进水产新品种小青龙(红鳌螯虾),开展稻渔共养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也让她从传统农二代升级为新型“农渔民”。
“小青龙和水稻是套养模式,每年5月,小青龙虾苗便会被投放至稻田外的环沟生长,不久后单季稻插秧放水时,小青龙便会自己爬到稻田中,帮助水稻除虫增肥。9月份开始,成熟的小青龙便能上市。”张义青介绍,水稻和小青龙套养不能随意施肥用药,要做到全生长周期的绿色生态生产标准,这背后,围绕苗种繁育、品牌培育和产业化配套服务的专家团队全程服务保障是关键。
余姚稻渔综合种养。
在余姚,以“水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为重点,一支由农业部门、高校院所、农技专家、保险金融公司联合组成的全市稻渔产业服务团队行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创新、水稻品种优选、水产苗种繁育、项目资金保障等环节的全程产业帮扶。
“我们依托浙江大学、省市科协等多方力量,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开展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孵化落地一批视野宽、懂技术、爱农业的青年人才和青创项目,形成‘科创+乡创’互动赋能现代农业提升的人才链。”余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建成由青年人才领衔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小院2家,配套布局青创农场、星创天地、农创客示范基地等平台20余家,孵化青年乡创项目56个。
余姚市委书记傅贵荣表示,余姚已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悉,为了让广大新农人在农村发展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余姚还将不断健全服务体系,起草《“青创最名邑”实施意见》,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标准地”建设、集体产权盘活流动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健全乡村人才金融、用地、用能组团式服务机制,激发各类人才扎根乡村的热情和活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浙江余姚:持续深化“千万工程” ,打造
王文艳的四明山耕生态农场果实累累喜迎丰收,李栽培开在四明山上的杉野茶咖排长队排到山...(42700)人阅读时间:2024-11-18昔日盐场 今朝良田
昔日制盐场,今朝变良田。秋收结束、颗粒归仓,辽宁省营口盐田复垦项目区再传好消息:经...(11177)人阅读时间:2024-11-18税助“农特产”打开“云销路”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强势生长,网上跑、云上销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商业风潮。在一村一品...(45035)人阅读时间:2024-11-18开启南亚市场新篇章 西藏山南举办矮化苹
11月15日正值初冬,万物蛰伏,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朗赛岭矮化苹果种植基地却悄然迎来一次蜕变...(12238)人阅读时间:2024-11-18天津宝坻区首届“新米节”圆满落幕
日前 ,天津市宝坻区在风景如画的八门城镇欢喜庄园成功举办了首届“新米节”。此次活动由...(18119)人阅读时间: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