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32个受灾街乡镇全部配备责任规划师

时间:2023-11-13 18:42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原标题:32个受灾街乡镇全部配备责任规划师

  本报笔者 陈雪柠

  昨天,笔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门头沟、房山和昌平区所有32个受灾街乡镇均明确配备责任规划师,另有25家勘察设计单位报名参与公益性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服务。以恢复重建为契机,本市将全面推进乡村品质升级,试点推广装配式农宅的应用,提升村庄风貌。

  技术指南推动重建选址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选址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已发布灾后重建安置点规划的技术指南,进一步细化安置分类,科学指导规划选址。按照技术指南,选址以坚持安全底线、立足可实施、长远可促进整村发展为原则,分类开展异地选址方案审查,提高选址工作效率。

  目前北京市已完成第一批安置点位市级联审,选址方案已稳定,后续将按程序抓紧推进。

  在基础设施重建方面,本市已制定了水毁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一张图,并印发相关优化审批程序的意见,支持117项市政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快速实施。近期允许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先建后批,快速打通生命线;中期分类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实施成果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远期优化提升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不断提升城市韧性。

  专业服务送到乡镇一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月底,市规自委先后向全市责任规划师和勘察设计行业单位发出倡议书,号召行业力量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为农宅建设提供公益性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服务。截至目前,门头沟、房山和昌平所有32个受灾街乡镇均明确配备责任规划师;已有25家勘察设计单位报名参与公益性技术服务。

  “从8月8日开始,只要路能走,责任规划师们就一趟一趟地往山里跑。”市规自委房山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灾情发生后,责任规划师组成10余支现场调研小分队,在3天时间内完成了14个受灾乡镇现场踏勘的第一轮踏勘、摸底工作,截至目前共踏勘130余次。在灾后重建选址的过程中,责任规划师也成为贯穿始终的重要一环,以专业技术服务一线。

  以受灾严重的霞云岭乡为例,来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责任规划师团队启用无人机航拍,深入难以到达的受灾区域,拍摄灾后村庄环境全貌、预选重建安置地块,对受灾情况、山洪沟等致灾因素、潜力地块等形成清晰直观的认知。

  据了解,房山分局组织北规院、清华同衡、中建院、汉通四个责任规划师团队,为1000余户异地迁建的受灾百姓累计选址约130处,统筹考虑地质勘察结果及百姓意愿,筛选确定60余处,满足安置需求。

  在试点安置地块推广装配式农宅

  以恢复重建为契机,本市将全面推进乡村品质升级,促进乡村振兴。

  根据前期现场踏勘走访情况,原址翻建和村内新建是目前主要的农宅重建形式。为此,市规自委组织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住宅产业化集团、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大院”团队,赴受灾街道乡镇进行实地踏勘,在此基础上,同步开展农宅建造技术方案研究等工作,与相关企业、团队共同探索装配式建筑和3D打印建筑等建造方式在农宅重建中的应用。

  在试点先行的原则下,本市选取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安置地块,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周口店镇良各庄安置地块为风貌提升试点,由“大院”开展规划设计,并建设装配式农宅样板间。“这些样板间不仅能让老百姓摸得着、看得见、可体验,后续还将转换成村级平急两用设施,补充到乡村应急公共服务设施当中。”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始终以谨慎态度对待传统村落的恢复重建。”该负责人表示,在规划设计中,将对传统村落重建的院落布局、建筑形态组织开展专家论证,汲取其他地区既有重建经验,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提升村容村貌品质。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经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