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努力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温暖”

时间:2022-12-03 13:24人气:来源: 光明日报

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努力让患者感受到更多温暖”

  昨天,在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工作。本报笔者 吴镝摄

  本报笔者 牛伟坤

  自11月22日启用以来,石景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已收治了213名新冠肺炎患者,目前在院人数为197人,大部分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方舱医院运行平稳、患者情绪稳定。“我们努力让每位患者感受到更多温暖。”该院医疗副院长耿英杰说。

  双重供暖保障

  进入方舱医院的办公大楼,经过清洁工具摆放区、物资储备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控室的两块大屏幕。屏幕上,方舱医院的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主场馆一层为患者区,200张床位分成男女两个区域整齐排放,患者四人一个隔间,或坐或卧。“虽然这几天北京大风降温,但是我们场馆的温度稳定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该院后勤保障副院长祁大鹏说,方舱医院启用前,石景山区对体育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市政供暖系统与空调系统的双重保障,让患者在方舱内感觉很温暖。凑近看,不难看出有几个患者还穿上了刷手服。“有的患者出门着急,没带齐合适的衣服,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了轻薄的刷手服。”

  为了让方舱的居住条件更加舒适,工程人员还对体育馆的洗漱区、淋浴间、卫生间等位置进行了专门改造。目前,公共浴室里,24小时热水不断;33名后勤保障人员对厕所等位置进行不间断消毒。该院还委派专人紧盯屏幕,对患者区的垃圾清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

  “一人一策”对症治疗

  二层看台护士站里,5名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着患者的动态。“患者的床位上有一个小灯,按下这个灯就相当于按下了呼叫器,护士站里的值班人员会第一时间响应。”该院医疗组组长东黎光指着屏幕上的床板处向笔者解释。目前,该院医疗团队共53人,24小时轮班值守,涵盖了全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儿科等多个科室,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救治经验。每天上午,轮班医生会进行查房,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出医嘱。

  在办公区靠墙的柜子里,药物分类摆放。东黎光说,目前该院常备药品有230多种,除了对症治疗的药品外,还包括多种慢性病药品。

  对于院内的患者,医护人员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一人一策”对症治疗。除了为患者发放汤药,进行对症的抗病毒治疗外,医疗团队还会为有需求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诊疗。如果观察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医疗队会第一时间研判,并提请区级专家组会诊,共同商量患者下一步诊疗方案;满足条件,即刻启动转诊程序。对于情绪波动明显的患者,医疗团队还会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邀请精神科医生帮助患者远程疗愈。

  患者自发建起志愿服务队

  活动室里,几位患者在健身教练的带领下,做着简单的拉伸动作;身穿红马甲的大哥哥,成了受小朋友欢迎的“爱心大使”;文娱室里,小朋友们有了教画画的“兼职老师”……在医护人员的号召下,近20名患者自发报名组建起了志愿服务队,“红马甲”成了院里一道风景线。“本来想招募十几名志愿者,结果红马甲一下子就发完了,目前还有很多人都在踊跃报名。”祁大鹏说。

  45岁的唐先生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工作人员很辛苦,事情很多,我也还算年轻,感觉身体也没有别的情况,就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服务。”谈及初衷,唐先生的话很朴素,在他看来,患者做志愿者还有一个好处,“同样都是患者,有什么事情沟通起来也更顺畅。”他说,希望自己的一点付出,让病友们放松心态,感受到更多的支持,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

  “我们希望,每位患者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和舒适。”耿英杰说,为了这个目标,整个团队不遗余力。


(责编:鲍聪颖、高星)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