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丰台区:写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

时间:2021-12-10 13:13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学、养老、吃饭、看病、住房,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记者从丰台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获悉,5年来,丰台区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老百姓在一点一滴中感受着丰台这座城区的温度。

72万居民享受“智慧家医”健康管理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让百姓“病有所医”

“智慧家医”服务模式,是丰台区社区卫生自主创新的服务品牌,该模式将医院、医生、居民、社区紧密链接,从健康任务落实,到分级诊疗推进,再到社会资源联动,为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支持。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岁签约患者常荣华是最早在这签约的病人之一,每半个月来复查、取药一次,现在他已经能熟练地在手机上预约就诊、查询化验结果、与医生线上互动。“手机操作功能很强大,家庭医生教会我使用后也很方便,这就像我家的‘医务室’。”常荣华说。

丰台区:写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

丰台72万居民享受“智慧家医”健康管理。林瑶摄

作为“智慧家医”靓丽名片的“打造者”,丰台区已实现72万名辖区居民签约获益,覆盖全年龄段的各类人群。来自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574支家医团队提供服务,平均一个家医团队可服务千余名签约居民,大大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效率。

“预防、医疗、护理、康复、随访、健教、上门……在丰台,我们倡导用智慧科技赋能健康管理,让数据多跑腿,让居民少跑路,也为医务人员减负增效。”丰台区卫健委副主任牛仓林介绍,“2020年起,在疫情大考面前,我们又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升级智慧诊疗,提升家医团队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筑牢护佑百姓健康‘防护墙’。”

智能、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特色,使“智慧家医”成为北京医疗服务创新发展的典型,2018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目前已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范围内推广应用。

除了做好社区医疗服务这篇“大文章”,丰台医疗服务体系规划也顺利落地。天坛医院整体落户丰台、运行良好,北京口腔医院迁建工程、丰台医院提质改建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之中,区域医疗资源越来越丰富,老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与此同时,丰台区正在举全区之力创建国家卫生区,大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了新提升。

累计引进28所名校建成教育集团、集群24个

扩展教育资源 让百姓“学有所教”

教育是国之大计。丰台区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布局更加科学,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过去5年丰台区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服务水平,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2016-2020年丰台区一般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6.52%,增长率处于城六区前列。五年来,共增加学前及中小学学位1.5万余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0%;丰台区还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品质提升项目,首批支持38所项目学校。

通过“内升外引”,丰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和数量也持续扩大。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正式启用,北京十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28所名校引入丰台,区内学校资源则以“教育集团”“教育集群”的方式进一步扩展,已建成教育集团16个、教育集群8个。

“集团”“集群”式发展“盘活”了区域教育资源。比如,作为方庄教育集群牵头校,北京十八中教育集团面向集群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开放音乐厅、运动场等场所,组织系列科技节、艺术节,还与职成教育集团合作,开展职业体验课、非遗体验课,让集群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快乐。

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共同发力

让百姓“住有所居”

住房关系千家万户,棚户区改造工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5年来丰台区不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保障性住房竣工5万套,棚户区改造签约2.4万户,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惠及居民2.1万户,解决3.6万余套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让百姓“住有所居”。

三环路方庄桥西南角,泊寓·院儿是全市第一投入运营的集租房项目,坐落在丰台成寿寺村集体土地上。中关村丰台园地铁五福堂站附近的有巢国际公寓社区,也是集租房项目。两个项目分别是全市集租房项目投入运营的“状元”“榜眼”,于2020年、2021年开始公开租赁。不论是健康环保的设计理念、还是“城市客厅”的社区式生活社群,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项目均实现满租,为全市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并实现市场化运营管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径。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