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青春赴山海——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茅洋民俗文化振臂呐喊

时间:2023-06-30 16:12人气:来源: CCTV华夏之声

(记者:洪斌 通讯员:王佩萱 潘知涵 )6月28日,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赴山海·共富茅洋乡”暑期实践队走近象山县茅洋乡,探寻文旅兴村的致富“密码”。该暑期实践队是宁波大学2023年“双百双进”活动中首支启程的实践队,也是宁大第一支把茅洋乡作为实践基地的研究生实践队,团队成员把发掘新农村故事、传播乡土文化当成一种使命和信仰。一路行走一路发现,在茅洋乡富饶的文化土壤上,在茅洋乡“草根”艺术家的故事里,他们读懂了生活、读懂了乡村振兴的真正含义。

茅洋乡地处象山中南部,三面环山,一面通海,山海秀美,风景如画,拥有省A级景区村9个,其中3A级景区村5个,享有“山水雅境,富美茅洋”之美誉,先后获评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省4A级景区乡镇、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等荣誉,连续两三年荣获宁波乡村旅游季“最具人气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

为民俗文化振臂呐喊

实践队走访的首站是位于溪口集镇区的振本根艺民俗馆,民俗馆的主理人郑振本老师带领队员们欣赏了各式雕刻精美、巧夺天工的竹根雕工艺品。谈起自己的作品,郑老师如数家珍,他说:“每一块不起眼的木头在我眼里都有姿态、有灵魂,他们会告诉我将它塑造成什么形状。”比如作品《渔歌唱晚》,将老渔翁打渔归来的喜悦心情都刻画的惟妙惟肖,还有作品《两岸一家亲》传递出台湾早日回归的美好愿景。参观之余,郑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困惑,队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并用行动表达出了对乡土文化的支持,他们连夜绘制海报、撰写推文、整理资源目录用自己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摇旗呐喊。

将理论知识宣活讲透

本着“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的信念,实践队成员穿过“山路十八弯”来到了南充村,向村民们奉上了精心准备的微党课。潘知涵《感受信念的力量》带领现场群众重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在宣讲结尾她说:“非常感谢乡亲们积极参与我们的微党课,未来我们也会争做茅洋文化的挖掘者、传播者,让茅洋故事走入千家万户”。实践队员陈忆铭是象山本地人,她用亲切的乡音与南充村留守老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生活近况、村史发展以及对南充村未来发展的期盼。此外,吴永星、陈贤昕、王明雪等同学也为村民们献上了形式多样的宣讲作品,真正实现了党的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访陵园深悟使命担当

考察过程中实践队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本侵略军在象山罪行陈列馆,全体队员认真聆听现场讲解,透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曾经的那段苦难史、抗争史和奋斗史,不断振奋起不忘屈辱,砥砺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挖掘,阐释,凝练,表达’是所有人文社科学者的使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日后我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打磨表达能力,讲好茅洋故事、象山故事、中国故事”实践队员如是说。另一位来自马原理方向的队员也同样感触满满,她说:“透过象山抗日斗争的真实历史画卷,更坚定了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身为党员,我要以榜样为镜,向先锋看齐,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CCTV华夏之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