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中国航空航天何以闪耀苍穹

时间:2023-06-19 21:19人气:来源: 科技日报

从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到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再到中国民航业的“负碳”技术探索,科技工作者如何以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再攀高峰?6月17日,在“致未来·C-Talk”科技主讲人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话活动中,中国商飞工程总师、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陈勇,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陈忠贵,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等专家学者,与师生们分享中国航空航天的奋斗历程。

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

“ARJ21飞机属于高端制造业,是大飞机产业的探路人。它为国产民用喷气客机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进行设计、制造、运维安全等领域进行探路。”陈勇向师生们介绍ARJ21的前世今生。

事实证明,ARJ21的探路阶段性成功了。陈勇用一串数字证明了ARJ21的生而不凡。“目前我们已经交付了105架ARJ21飞机,开通航线300多条,通航城市135座,载客770多万人次。疫情结束后,ARJ21几乎每月能达到1万多飞行小时,运营航班数在逐步增长。在印尼交付的两架飞机,现在运行得也不错。”

ARJ21作为“探路人”,也在为中国民航做全方位的探路。“ARJ21的研制,培养了一支人才团队,我们也在用ARJ21的平台研制灭火飞机、公务机、货机、医疗机等国家急需装备。未来,我们要继续发展,坚持走安全运营、规模运营、经济性运营、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道路。”展望未来,陈勇踌躇满志。

ARJ21翱翔蓝天的同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闪耀苍穹。从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到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提供服务,再到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开通面向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陈忠贵清晰地记得当年的经历:“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独立自主发展,技术自主可控,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一个根本依靠。”

陈忠贵表示,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大步履跟踪到逐渐超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致力于将北斗进一步打造为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即‘北斗+’。”

不过,陈忠贵并不讳言,当前,我国在基础材料等领域,还有一些产品和技术受制于人。“我们要尽快补短板、强基础。”

让陈忠贵欣喜的是,在当天走访南航部分实验室时,他获悉,这里的许多技术已经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对话现场,陈忠贵激励青年学子:“科研是一个点,市场是一个面,科研成果要尽快转化成生产力,让成果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再让市场反哺科研,这样才能在科研和市场间形成良性循环。”

“十四五”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丁水汀看来,中国民航也进入“三期叠加”的阶段。

“所谓三期,一是国产装备导入期,即国产装备开始进入民航领域;二是领先创新起步期,即民航要领先创新;三是战略对手博弈加剧期。这无不需要民航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丁水汀说。

国际民航组织此前通过了“国际航空业碳抵消与削减机制”,力求2050年之前实现全球国际航空业净零碳排放。

中国民航业如何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民航业碳减排?

“最近我们在推动负碳航空的发展。”丁水汀介绍,目前中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如果能在盐碱地上种植能源植物,再通过炼制工艺将能源植物加工为航空煤油,那将为国际民航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前提是,航空煤油的安全性要能获得认证,航空煤油要符合发动机的要求,还要能获得商业成功……

“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提出区别于欧美的主流技术路线。这需要我们根据中国的资源禀赋,在国际民航业的碳减排标准上拿出中国方案。”丁水汀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科技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上一篇:积极推动国际科技组织创新合作

网站首页

下一篇:没有了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