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对话任继周 ‖ 陆海农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趋向

时间:2022-03-28 19:15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微信图片_20220324210452.jpg

任继周,1924——,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兰州大学合办草业战略研究中心顾问,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博导,名誉院长,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名誉院长。主要学术领域为草业科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国农业系统发展史,中国农业伦理学。


“由海洋到陆地,再由陆地返回海洋,我国农业将伴随华夏民族完成跨越数千年的壮美旅行,最终回归我国资源禀赋优厚的陆海界面。这将为人类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发展生态文明的文明转型作出贡献。”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焦宏 杨瑞雪


“仓廪实,天下安”。当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要树立大食物观。”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大食物观,大大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那么传统的粮食观是如何形成的?树立大食物观,如何在传统农业系统中寻找食物安全的可持续途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准线在哪里?本期对话邀请任继周院士,就大食物观背景下如何保障食物安全进行探讨与分析。

粮食观念的更新,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

主持人: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讲到“要树立大食物观”。您怎么理解总书记的这一要求?

任继周:食物保障为我国历代政府和群众所重视,2000多年以前,我们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认知。但中国传统的食物概念过分狭窄,往往把“食物=谷物=粮食”。

粮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后来把“以谷物为主的食物”称为粮食。事实上,对人的食物构成来说,领域十分广阔,矿物性食物如水、盐和某些矿物元素;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蔬菜、藻类、果品等;动物性食物如肉类、奶类、蛋类、水产类、昆虫类及其制品。粮食只是谷物的一部分,是上述三个食物带中的局部,在食物系统整体中更是局部中的局部。

早在1990年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对于人多地少,谷物生产长期处于紧迫状态的中国,强调谷物生产,原无可厚非,但旧的食物系统观流弊甚大。粮食观念的更新,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

主持人:那将食物简单等同于粮食这种观念,您认为是如何形成的?

任继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以粮为纲”是与耕地农业相伴而生的。重视粮食的思想源自战国初期管仲的“耕战论”。商鞅将管仲的耕战思想加以发展,“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其核心是施行“垦草”种粮,并建立了完善的户籍制度,使国势大盛,时称“虎狼之秦”。

汉代把适应耕战要求的农业凝练为“辟土殖谷曰农”,也许这是世界最古老、最简洁的农业定义了,耕战农业成为这个封建农业大帝国的强大基石。历经2000多年以后,直到新中国建立,提出“以粮为纲”,把耕地和农民牢固粘合为一体,以农村包围城市,完成国家工业化的最初积累。

从管仲的耕战论,到商鞅的“垦草”务农、汉代的“辟土殖谷曰农”,再到近代的“以粮为纲”,各个历史阶段几乎都是屯粮备战引发的单纯谷物生产。因此,在耕战思想大势下,耕地农业流行数千年,中华民族的粮食情结由此养成。这也把历史背景深厚的耕地农业推向新高峰,单纯谷物生产的方向更加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这不仅丰富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外延,也对重要农产品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均粮食与畜产品的消耗量发生历史性转折

主持人:既然耕地农业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那为什么又要强调“大食物观”呢?

任继周:耕地农业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它被牢牢定位于开垦土地、从事单一谷物生产,这种偏颇的农业系统会造成不少危害,使得农业生态系统被严重阉割。比如种植业被推向极端,农业系统不得不走上一条土、水、肥和动力等资源高投入的发展道路,给严峻的资源、生态、环境形势造成更大的压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