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开化倡议”呼吁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时间:2021-08-27 09:26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节点,社会科学学者将如何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各地开展多元化实践探索有哪些思路可以遵循?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开化论坛上,专家学者立足不同的学科视角,畅谈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和思考。同时,20位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发起“开化倡议”,呼吁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研究。

“开化倡议”呼吁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工程

上世纪初,梁漱溟、晏阳初等一大批学者广泛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泽被后世的学术经典和大地书写的学术典范。

“乡村振兴是一项改善中国农村人口状况,从根本上消除长期历史以来的城乡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大、可持续的社会工程,需要相当长时间和极强韧性才能完成,既十分紧迫又要有足够耐心。”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徐勇在主旨演讲中说。

“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无法回避对‘农政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叶敬忠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是探索现代化发展中对农村、农业、农民和土地权属的现代化改造和制度性安排。目前,该领域已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体主义、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后现代或后结构主义、生计框架五大理论体系,分别为乡村振兴提供总体指导、价值引领、效率保障、反思取向和底线思维。

“开化倡议”呼吁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徐勇认为,中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区别于其他国家,很重要的一点是发挥了国家集聚和分配资源的特性和能力。农业农村的发展变迁有基于社会内在机制的自然规律,这对国家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践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将复杂和难以处理的事实简单化,做到“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是手段,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是目标;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前提。”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张文宏认为,要厘清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乡村振兴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充分结合起来。”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贺雪峰分析:“回答‘农村现代化是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有助于明确乡村振兴的重心和阶段。中国要实现经济赶超和现代化,关键是保持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实现在世界产业价值链的攀升,因此,城市是经济的增长极,农村则为现代化提供缓解国内阶层冲突、集中资源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

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仇焕广强调,国家整体战略应强调食物安全,政策执行中可以粮食安全为抓手;不宜过度强调数量安全,应重视和强调保障粮食供给的能力安全,从而更好地平衡和保障水土资源相关的生态安全。在落实区域主体责任的同时,注重市场的作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在保障口粮绝对自给的前提下,重视贸易、投资、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此外,营养均衡的安全也很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土地用途管制、主体功能区划等国土空间管制制度,为经济增长和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政策支撑。然而,土地发展受限将导致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困境。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张安录建议,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统筹考虑城市化区域、农业区域和生态保育区的发展机会,建立财政转移机制;现行土地整治应根据地方土地发展与保护的财政收支综合考虑资金收支与分配。

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要与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强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通过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张文宏将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现代化,职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他强调要汇聚多方力量,党和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推动者;发挥市场力量,引导资本投向乡村;社会组织吸引专业人士关注、支持乡村;积极引导“新乡贤”与“新村民”回报乡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