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何广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5-21 18:21人气:来源: 人民日报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


乡村要想实现全面转型和全面振兴,就要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构建有利于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乡村金融生态。”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实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乡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好成果,乡村金融服务的广度不断得到拓展,深度不断增加,特别是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获得性得到较大提升。总体而言,我国在金融供给侧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竞争性和包容性的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仍需进一步优化


当前,我国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小额贷款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共同提供农村普惠金融的局面已经存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的农村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多元化、多样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增强,不断满足农村领域内的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服务需求,产品和服务机制也进一步完善。


但是,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深入推进,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乡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也呈现多方面不足。何广文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乡村数字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打造。随着经济社会生活较多领域已经较全面地进入移动互联的数字化时代,银行业核心业务流程受益于日益成熟的技术变革,可以更经济、更精准地服务客户。但是,在乡村领域,这些方面的实现,需要以农业遥感、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的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的实现为前提,而这一切的发展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各种乡村信用信息还没有做到有效整合,乡村数字化水平还滞后于乡村金融供给发展数字化基础支撑的要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是乡村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国信用乡村建设推进还没有完全到位,信用行为主体守约遵规、信守约定、履行承诺和契约的意识还有待强化,贷款欺诈和逃废债行为时有发生,这也被认为是银行在乡村慎贷、惜贷的根源。


三是乡村金融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金融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及金融生态子系统发生变异的情况时有发生,金融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而受到侵害,更重要的是乡村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乡村金融资源没能得到有效配置。


补齐短板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对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格局、深化城乡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何广文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进,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金融亟须破除机制短板、科技短板和金融生态短板。


首先,补齐机制短板。城乡金融服务机制,尤其是在农村领域的金融服务机制,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善或机制设计不合理。诸如,乡村金融排斥现象,尤其是乡村信贷排斥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补齐科技短板,进一步打造乡村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如何以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农村普惠金融以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更有效地服务偏远地区有金融需求的乡村居民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依靠金融科技推动乡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更加便捷的移动支付,要有基于信用评级的网络贷款,要利用刷脸、生物识别等远程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解决乡村金融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好地服务传统金融服务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用户。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更好地有效甄别风险,更好地服务脱贫攻坚以后的中低收入群体。


再次,补齐金融生态短板。完善乡村绿色金融服务发展机制,要具有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能力,不断创新,推动乡村经济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模式让普惠型涉农贷款润泽万家


为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今年3月份,银保监会表示,对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提高3个百分点。该举措无疑有利于激励银行增加普惠型的涉农贷款,对深化乡村金融服务有利。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