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农险优势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

时间:2023-04-12 18:06人气:来源: 乡村振兴网

二是强化保险供给创新,更好满足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在产品创新上,公司农业保险产品条款超过2700个,覆盖了农、林、牧、渔220余个农产品品种,构建了成本、产量、收入、价格指数、天气指数等完善的保险产品体系。同时开发了高标准农田质量保证保险、农业科技装备首台套保险、种业保险、林业碳汇保险、草原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农业产业链综合保险、乡村旅游保险等多种创新产品。在服务创新上,公司在全国设立了近3000个分支机构,6800多个乡村保险服务站,4万多员工,7.2万农险协保员,拥有完善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2022年保险保障范围覆盖4.2亿亩耕地森林、7.3亿头(羽)畜禽,为1783万次农户提供了4806亿元风险保障。在研发创新上,公司与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深度合作,发起创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依托全国性的研究和智力资源,为公司保险创新提供支持。公司的努力得到了有关部委的肯定,连续三年收到农业农村部的感谢信,并获邀在全国财政系统农业保险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分享。

三是加强科技赋能,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公司实施“数字农险”工程,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5G等技术,打造种植业“空天地一体化”按图作业的精准承保理赔新模式。首创“海洋牧场”保险,运用科技手段突破海水养殖保险承保理赔难题,将风灾和海水积温指数纳入保险责任范围。创建养殖保险保处联动“威海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系统,将保险理赔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紧密结合,既降低了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又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政府监管、保险公司、无害化企业良性互动。

四是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把功夫下在风险防范上。利用专业风险防范技术,建立一体化的防灾减损机制。2022年支付防灾减损费1.4 亿元,建立防雹增雨、抗旱打井、防涝防洪及日常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机制,持续升级“卫星遥感火点监测”、“风险管理地图”、“防雹体系建设”等应用场景,建立“人防+物防+技防”多维防控体系。首创“保险云鱼塘”,为水产养殖业构建起集“智慧生产、保险保障、科技防灾”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养殖户足不出户便可实时监测水体PH值、溶解氧、温度等指标变化,平台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并开启增氧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目前已在广东、湖北、江苏等20多个市投入使用。

五是创新发展模式,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公司与农业农村部联合推进“农业保险+信贷直通车”项目,为10个省市投保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协助授信3亿多元。通过农联中鑫子公司,推进与互联网银行合作,实施90多个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为农户放款443亿元。试点推广“活体抵押+保险保障+银行授信”模式,有效解决养殖农户融资难问题。

六是开展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公司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开发帮扶专属保险产品,促进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和基层组织建设。2022年派驻158名干部全脱产驻村帮扶,其中第一书记24人。探索构建保险防贫济困机制,开发“扶贫保”、“防贫保”等产品,2022年为300多万边缘脱贫户提供近5000亿元防贫风险保障。在7个省区17个地市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险,为农村低保、五保、孤儿等提供住院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重点帮扶县各险种保额达7100亿元,惠及65万户次,筑牢脱贫返贫“防火墙”。

三、典型示范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赋能“保险云鱼塘”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农险优势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乡村振兴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