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贵州铜仁万山:三力齐发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时间:2021-09-10 00:10人气:来源: 党建网

  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新起点上,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日趋呈现出产业升级、乡村美丽、农民富足的发展新格局。党建引领风帆劲,乡村振兴正当时。近年来,万山区着力在以组织建设为前提、产业兴旺为保障、后备力量培育为核心上靶向发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撑。

  

  

  固本

  以组织建设为前提,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力”

  万山区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推动力,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此,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一是着力提升支部标准化水平。按照“分类培育、重点打造、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科学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案和建设要点,结合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工作,在全区11个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并举办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训班,推动全区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目前,万山区已完成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321个、建立党支部联系点100余个。二是着力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抓手,坚持全面排查和重点整治相结合,2021年通过村级自查、乡镇评审、区级联审等程序,精准识别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个。通过精准施策、靶向用力,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从严从实开展整顿验收,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目前,全区已完成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三是着力提升示范点创建质量。按照“培养点、连好线、拓展面、全覆盖”的创建要求,坚持示范创建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全区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战斗力强的党组织,实行“一对一”包保培育,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内生动力,辐射推动、示范带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目前,万山区已培育基层党建示范点13个、省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2个、市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19个。

  

  

  建强

  以后备力量为核心,增强乡村振兴“向心力”

  万山区将村级后备力量培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点,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一是扩宽渠道。全面加强和规范村(社区)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与管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村级后备干部选拔标准,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的方式开展村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着重在“头雁型”农村党员、实用型人才中优选35岁以下者,通过会议研究,把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致富能手、优秀退役军人、优秀大学毕业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等农村各类人才确定为后备力量初步人选。以“推”的方式扩大选人用人范围,提高村级后备干部“含金量”。目前,全区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98人。二是结对帮扶。针对村级后备人才能力经验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换届后备人才“2+1”结对帮带模式,建立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存在问题、思想状态“四个必谈”机制,由包村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结对帮带培养,在思想上引、经验上传、业务上帮、方法上带,帮助后备力量尽快熟悉岗位、进入角色。截至目前,全区102个村(社区)均培养2名以上年轻村级后备力量。三是贴合实际。将后备人才纳入全市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培训对象行列,通过办班培训、结对帮带、开座谈会、谈心谈话和实战练兵等方式,有计划地、系统地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目前,累计培训村级后备力量2307人次。

  

  

  发展

  以产业兴旺为保障,发挥乡村振兴“综合力”

  万山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一是强化利益联结。采取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土地入股等方式,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分红模式,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和种植的积极性。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规范聘用涉农企业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以高薪聘请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各乡镇(街道)科技副乡长(主任),采取“1+N”技术服务模式,由科技副乡长(主任)培育当地大棚种植技术人才,带动多个农户参与,全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79个、种植规模达3万亩。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创新推行农业技术人才“1+2+N”培育机制,以农村知识青年、致富能手、经营人才为重点对象,采取农技专家集中培训、技术骨干实地指导的方式,开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态畜牧等产业技术培训,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今年来,全区开展“五类人才”培训3309人次。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党建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