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村道,两旁青山耸立,满眼绿色舒展开来。盛夏,我们跨越山水而来,探访湘西秘境中的“中国土家第一村”——永顺双凤村。
在这里,转角楼古朴典雅,摆手舞余韵悠长,茅古斯荡气回肠……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故事,被摆手舞、被茅古斯、被一栋栋转角楼记录了下来,成为无字的“史诗”,穿越时空,传承至今。
1.转角楼,记载风雨历史
土家族“自古以来散处溪谷、所居必择高峻”。
一条青色石板路蜿蜒至村子深处,串连起整个村寨,两边错落有致的土家转角楼,被风雨洗礼得斑斑驳驳,太阳的光晕铺洒其上,柔和静美。
爬上一处较高的山头,我们大致看清了村子的全貌。
村子并不大,加上新修的村部,一共有56栋木制小楼,其中年代最久远的建于明末清初。
“别看房子老,木质结构的房子只要有人住,比砖房更耐用。”陪同我们的彭书珍是村里的摆手舞省级传承人,也是村党支部委员,负责村里的文化宣传和接待。
转角楼的建造,始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彭氏土司政权统治湘西后,转角楼开始全面发展。
传统的土家转角楼分上下两层,有的楼底下作猪圈使用,有的用作柴房、仓库。上层住人,大多为未出嫁女儿的闺房。正屋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房屋四面均有走廊。
“这种依据地形特征建起来的土家传统建筑适合山区,但建筑难度很大,老话说,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转角楼。”吉首大学教授、土家族文化研究专家陈廷亮潜心研究土家文化几十年,熟悉村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栋建筑。
转角楼的营造是一项精细的工程,大木作、小木作、石作、砖作、瓦作、雕刻等匠作种类,形成了繁复的营造体系。而不用一钉一铁的卯榫结构,尤其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技术。因为建筑营造难度大,转角楼被称为古建筑中的“活化石”。
走走停停,村里的转角楼看了大半。这些木楼或修建在平地上,或依崖壁、临斜坡,参差不齐,错落交叉如白鹤伸脚,傲然屹立。
建筑无言,却蕴含万般乾坤。
仔细端详这些木楼,每一处细节都闪耀着土家先民的智慧和审美意趣。
起翘的屋脊有“接天引福”之意;木质栏杆和窗户上金瓜、海棠等植物图案则是模拟自然以招福;菊花、兰草图案的运用,又透出一种隐逸气质。
千百年来保留完整的转角楼古建筑,如同双凤土家人的“功勋”,让双凤村成了土家族村寨中的经典。
2.摆手舞,讲述百姓故事
“嗬嗬也嗬,怀了嗬……”
下午两点多,在村里的摆手堂,彭书珍亮开嗓子唱起了摆手歌,歌词大意是:小小的围场,大大地开,爱玩爱耍的,上场来……
伴随着起于山林的风涛,歌声携带着饱满丰盈的土家故事,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如果说摆手舞是土家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那么摆手堂就是盛放这颗明珠的玉盏。祭祀、娱乐、议事、节庆……摆手堂像一条精神“脐带”,将土家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土家习俗中,只要摆手堂的鼓声响起,摆手舞的领唱开声,村民就要伴随节奏鲜明的鼓点入场,开始跳摆手舞。
此时的彭书珍一边敲击大鼓一边领唱,在家的村民自发进场跳起了摆手舞。单摆、双摆、回旋摆,到了回旋摆的时候,众人开始和声:“嗬嗬也嗬,怀了嗬!嗬嗬也嗬,怀了嗬!”
洪亮的声音在摆手堂回荡,鼓点逐渐激昂,砍火沙、叉卡子、撒小米、挽麻团、吃豆酱等13个动作依次进行。一年四时、播种收成、劳作休憩,就在这13个动作中循序展开。
“正月二月开荒,三月播种,四月出麻,五月六月打蚊子,七八月蒸豆子吃豆酱,九十月天冷光脚冻出裂口,十一月抖身上的虱子,十二月农闲时节上山放牛,看牛打架……”摆手舞传承人彭书珍细细讲述每个动作代表的季节与生活。
这是一个民族筚路蓝缕的历程写照,也是一种胼手胝足同气连枝的村落社会的影像。土家人珍视自己的传统,每次重建摆手堂,家家户户都会尽心尽力。
“从清朝末年到现在,村里的摆手堂经历了三次搬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摆手堂,是去年才建成的。”彭书珍回忆,“当时全村每家每户都要捐两百片瓦。历代的摆手堂都是这样建起来的,全村参与,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工出力。”
这座以黑色为主色调的椭圆形露天建筑,门口是一副木质浮雕对联:“茅古斯摆手舞跳欢四海,家伙哈哭嫁歌响遍五洲。”对联里嵌进了土家族的四项传统文化:茅古斯、摆手舞、家伙哈(打溜子)、哭嫁歌。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湖南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抗旱保苗 玉米“解渴”展新姿
当前正值秋粮作物苗期生长的关键期,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墒情不足等情况,陕西省西咸...(17438)人阅读时间:2024-07-03贵港港北区武乐镇 百香果变身助农“致富
近日,走进位于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吉斗村的广西万弘农业百香果示范园,成片的百香果树在...(14712)人阅读时间:2024-07-02“村歌嘹亮”2024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在兴安
唱村歌,赞家乡。6月30日,随着主题曲《村歌嘹亮》激扬的旋律响起,强基工程——文艺助力...(18761)人阅读时间:2024-07-02昆明返乡创业青年扎根“三农”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昆明市着力在人才兴农方...(13763)人阅读时间:2024-07-02壮大家庭农场 发展生态农业
种树、养蜂、养牛羊……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清河村,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罗正伟...(19604)人阅读时间: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