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腾“云”驾“数”——重庆荣昌数字乡村建设见闻

时间:2023-12-19 17:21人气:来源: 新华网

  重庆荣昌与四川隆昌的接合部,远山如黛,林深径幽。刚刚投产的双昌智慧猪场,建在荣昌普陀村一处山坡上,这里藏着当地人的宝贝——世界八大、中国三大优良猪种之一的荣昌猪。

  12月,一场冬雨过后,天气显得阴冷潮湿,猪场却一直保持干燥。得益于数字化应用,在荣昌,猪过上了饮温水、睡温床、享空调五星级生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荣昌区委网信办主任桂小高介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潜移默化改变着荣昌乡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乡村振兴正腾

  养猪场里的数字化变革

  这段时间,同事休假,双昌智慧猪场只有李检富一个员工在岗。要照看300多头猪的吃喝拉撒睡,他却游刃有余。这是如何做到的?

  李检富说,秘诀就在于数字化。在这里,成百上千个红外线探头实时监测荣昌猪的身体状况,自动为它们洗澡、调整饲料配比和场区温度,而李检富主要负责日常巡检工作。

  智慧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后劲、速度。数字化应用一方面节约了双昌智慧猪场的人力资源,一方面通过标准化手段最大程度上减小生猪患病风险。

  该猪场里设置的物联网平台可以收集各区域实时影像资料,并对异常情况做出预计处理;各养殖圈舍实时环控和饲喂数据联网上传,对任何异常情况进行监管和多级报警,就好比为猪安排了全天24小时的健康管护,使得生猪存活率达到90%以上。

  与印象中的猪场不同的是,双昌智慧猪场没有熏人的气味和横流的污水。顺着李检富所指方向,猪场外几个罐体引人注目。这是我们配备的污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进去的是粪水,出来的则是肥水。李检富说,这些肥水将免费供给周边村民用于农业生产。

  据了解,目前荣昌打造了年出栏仔猪50万头的数字化楼宇式种猪场和年出栏荣昌猪4万头的重庆最大AI+液态饲喂育肥场,形成智能环控、个体监控等数字化解决方案9个,人力成本降低30%,生猪盈利能力提升50/头。

  然而,从凭经验养猪到凭科学养猪的数字化变革,不仅体现在自动化水平,更为关键的是能否掌握核心技术。对生猪产业而言,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影响着产品的竞争力。近年来,荣昌建立了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三级保种体系。

  双昌智慧猪场就建有基因库。猪场运营方琪金集团负责人程福平表示,未来猪场将加大对荣昌猪、内江猪两大华系种猪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更好地提升华系猪的品种和品质,在壮大生猪产业的同时,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信息共享破解农产品供需失衡难题

  荣昌灵方大道19号,坐落着全国唯一的畜牧单品种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平台——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

  走进该中心,能看到大厅内巨大的屏幕实时显示着各地生猪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数据,就如同来到了一家证券交易所。它的建立,与猪周期息息相关。

  长久以来,生猪养殖产业存在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当地学者表示,农业生产由于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常常会导致农产品供需失衡。市场呼唤建立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信息共享平台。

  为此,这几年荣昌加快建设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方式,将传统交易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自由、中间环节长、品质难保证等症结从生猪产业链上松绑,同时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智能养猪流程闭环。

  流动,让数据这一要素更好发挥着价值。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