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深入实施“四千行动” 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重庆贡献(2)

时间:2023-09-04 10:51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重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8.6%,但农民收入绝对额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市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仍然在扩大。为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重庆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力争农民收入到2027年达到2.79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3∶1。 

  一是强村富民促增收。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防止返贫监测范围提高到8000元,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集成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五合一”模式,盘活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就业创业稳增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打造“边城秀娘”“忠橙电商”“宁河巧姐”等乡土技能人才品牌,培育“云阳面工”“大足雕客”等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工代赈、拓展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三是惠农支农保增收。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探索惠农补贴长效机制,创设种粮大户补贴,对50亩以上大户每亩补贴230元。推行稻谷、玉米、马铃薯完全成本保险,每亩保额分别提高500元、500元、640元。四是党建引领助增收。开展党建统领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谋划推动乡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持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农民得实惠。 

  聚焦建好农村,  

  深入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  

  重庆农村面积占全市的95%,行政村11231个(含涉农社区),乡村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各区县农村建设情况也不平衡。我们立足重庆实际,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引领带动全市乡村面貌整体提升,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充分组织发动群众。聚焦“把农民组织起来”这个关键,融合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形成美丽乡村与善治乡村的有机统一。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优化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完善村镇规划管理“一张图”,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设牌楼亭廊“堆盆景”。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三个革命”深化提升、“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乡村人才支撑“五大工程”;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有序推进“五清理一活动”;深入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增加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扎实抓好试验示范。出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每年召开一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加力推进。统筹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开展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中期评估,开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融合试点,加快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机制。今年将示范创建独具巴渝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7个,力争到2027年建成1000个。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