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农技专家地头开“药方”

时间:2023-08-24 18:30人气:来源: 河北日报

  “老魏,北京和省里的农技专家来了!”8月22日10时,井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崔永恩带着4个人,风尘仆仆赶到种植大户魏和平的地里。

  “你们来,我们就安心了!”魏和平迎上前,紧紧握住专家的手。

  魏和平在测鱼镇朱会村承包了一片荒山,种着30多亩蔬菜大棚,这是井陉县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由于紧邻甘陶河,在前不久的暴雨中受灾严重,6个大棚被冲毁。

  “走,去里面看看!”这个“农技专家团”是来下乡指导灾后农业生产的,连口水都没喝就直奔大棚。

  棚膜一点没剩,钢架歪歪扭扭,里面一拃厚的淤泥。来到一座西红柿大棚前,魏和平满脸沮丧。

  “抓紧时间处理淤泥,还能赶上冬春茬。”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处长李衍素转了几圈说。

  “处理淤泥的关键是杀菌。”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刘晓东仔细讲解重建步骤,“修复钢架、罩上棚膜、清理淤泥、深翻土地、高温闷棚、封闭杀菌。”

  “杀菌千万不要用生石灰,咱们这边的土壤偏碱性,用生石灰碱性会越来越高。”

  “可以赶种青椒,10月初把苗种进去,110天左右收获,正好赶在春节前上市。”

  …………

  专家们一边走,一边给老魏支招儿。一番专业的讲解,重新燃起了他的信心。

  说话间,大伙儿已经爬到半山腰,这里的黄瓜大棚受损也比较严重。

  “当务之急是修复大棚。”李衍素建议,“要做好加固措施,原来后墙用的是加气块,墙体容易受损,重建时要加一些支撑垛,这样抗压性会强一些。”

  刘晓东建议:“修复大棚和育苗同步进行,尽量减少空档期,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中午太阳正晒,专家们脸上、脖子里都是细细的汗珠。“我们抓紧时间多跑几户,就能多帮农民减少点损失,这点累值得。”自从8月2日开始,这些专家就一直奔波在各地,没歇过一天。

  “老魏,咱俩加个微信,有啥问题随时找我。”临走,刘晓东再三叮嘱,只要科学管理,按照前面说的方法去做,就能尽量挽回一些损失。

  魏和平边听边记,他感激地说:“专门把专家请到地头来,手把手进行指导,是党和政府给了我希望!”

  连日来,笔者在井陉县走访发现,在洪水退去的田地上,村民们修复水毁农田,开展清淤、改种等补救工作,一场抗灾保收成的攻坚战正在加紧进行。

  “灾害发生后,我们派出8个技术指导组,指导农户抢抓窗口期开展自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崔永恩介绍,目前已向17个乡镇发放秋白菜种子1000斤、萝卜种子750斤,加上农户自种,已完成改种5200余亩。这几天,正在抓紧调拨油菜花种子,预计播种面积将达到5000余亩,剩余可复垦地块也在尽快整理,准备种植冬小麦。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河北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