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南京市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

时间:2022-08-30 17:30人气:来源: 南京日报

  串联起农业产业链,种子是第一环。近年来南京市先后建成国家级中华绒螯蟹原种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场6家、省级山猪保种场1家及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库1个,2019年以来,全市种业企业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有12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50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十年中,南京市积极落实发放省级以上农机装备补贴,大力推广高效复式、智能、绿色环保和特色农业机械装备,如今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1.5%,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3%以上。在此基础上,南京市再进一步,启动建设“无人化”农场5个,今年年底将正式迎来“无人化农场”时代。

  数字化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南京整市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加快浦口国家级、溧水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建设,浦口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江宁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表彰,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带头促进乡村振兴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载者。十年前,农业被看做“脏苦累”的工作,村里的年轻人纷纷离开乡村。2016年,南京市设立500万元农业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此后多次追加资金,把人才反向吸引回来,扩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把科技触角延伸到基层农业生产一线。

  “鸽子大王”徐善金就是一个回到乡村的“逆行者”。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深厚情结,所以大学时坚持选择了农学,并在学有所成后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乡村创业。他凭借专业知识,研发出既能自别雌雄又能高产的优质蛋鸽新品种,自别率高达99%,产蛋率比普通蛋鸽提高23.1%,经济效益提升25%。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返乡创业青年、农户和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科技赋能的新农人们,成为产业发展或者当地致富的带头人,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张屹介绍,从2021年起,南京市创新实施农业农村“头雁种苗”培育行动,用3年时间,每年孵化培育100名35岁左右,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头雁种苗”,并安排100名局系统干部和专家开展“一对一”常态化全程跟踪服务,鼓励越来越多的“徐善金”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作用。

  头雁引领,群雁齐飞。近年来,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探索形成“政策扶持+教育培训+人才引进+规范管理+典型培育”的“五位一体”培育模式,建成44个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每年开展各类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程度超过70%。同时注重发挥青年力量,对来宁就业创业的高素质农民给予全额学费补助,目前成功引进278名青年大学生“新农人”。

  新农人的到来更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南京市将深入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实施好科技入户工程,每年继续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不少于500名农技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员,挂钩指导全市不少于6000户优秀农业科技示范户,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全面推行“一村一名责任农技员”制度,每年重点推广40项农业主推技术,让农业科技服务助力新农人成长。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南京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