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下“绣花”功夫 建美丽乡村

时间:2022-01-24 16:53人气:来源: 安徽日报

  今年安徽省农村再改厕30万户左右,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让厕所真管用、能常用 

  “小孩小孩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刚过,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村村户户就忙着置办年货,春节氛围是越来越浓了。 

  “说准备年货,其实也没啥要特意买的,现在生活好了,鸡鱼肉蛋天天有,主要买点待客的烟酒,还有打扫卫生。”说到卫生,70多岁的大柳镇曲亭村村民梅相银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家里旧厕所改建了,现在跟城里一样用抽水马桶。以前露天厕所脏不说还不安全,冬天下雪还滑倒过。现在改了以后环境也好了,人进去也安全了。”截至2021年底,南谯区已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28607户,普及率达89.3%。 

  小厕所,大民生。去年全省完成40万户改厕任务。组织开展2013年以来财政支持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累计摸排户厕365.19万座,发现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问题厕所5.57万座,已整改5万户,剩余0.5万户,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安徽省“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下“绣花”功夫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升级版。 

  “根据规划,今年全省计划再改厕30万户左右。到‘十四五’末,农村卫生厕所将基本普及。”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汤洋介绍。 

  厕所建得好,还要能长期用。据汤洋介绍,目前农村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地区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难以适应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此,去年,安徽省总结提炼19个一类县和2020年度13个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成效,精选14种模式供各地参考借鉴,创建16个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全省已建立了1200多个农村改厕乡镇管护站,基本实现农村改厕管护服务乡镇全覆盖。农村改厕管护体系延伸到了1.2万个行政村。 

  “培翠家的厕所出粪口盖板有破损,请安排修复。”去年12月23日上午,大柳镇华严庵村的网格员朱韩国在微信群里汇报了这一情况。当日下午施工队就赶到了现场进行修复。“难怪这几天一下雨就闻到臭味,原来是盖板坏了。”看着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村民席培翠说幸亏网格员发现情况,如果老人小孩夜里上厕所踩到盖板上,后果不堪设想。 

  汤洋介绍,今年全省将新创建16个粪污资源化利用和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坚持建管并重,引导和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政府引导、村级组织和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三者相结合的改厕后续管护机制。 

  建设400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40000个左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 

  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走进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金湖中心村,一条刚完工的沥青柏油路映入眼帘。道路延展串起一处处洁净的农家小院。只是一年时间,这个昔日破败脏乱的村落已蜕变为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 

  “我在河北石家庄打工多年,回家一看简直认不出来了!”村民许俊峰说,往年春节回家过年,吃得住得都好,就是环境太差。这次回家大不一样了,不仅沥青柏油路铺到家家户户门口,连小车停车位都有了,而且有公厕、小广场,还安装了路灯,夜间串门时再也不用走黑路了。 

  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安徽省大力推动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去年省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约7.94亿元,国家财政资金约2.35亿元,此外市级按照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县级不少于1000万元配套投入,全面推进767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年度建设任务。”汤洋介绍,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累计9598个,其中省级中心村6558个;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其中省级中心村5791个。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城乡融合催生乡村新产业,农民群众的经营收入不断提高。 

  “北关古道清流河,坡顶花窗鹊尾多,白墙灰砖农家院,徽冠苏衣美做合。”从这首小诗可以看出南谯区北关村的巨大变化。当地依托“特色产业+旅游+采摘”的模式,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和旅游采摘业,去年全村总收入2000余万元。 

  根据规划,到2025年,安徽省将努力实现美丽乡村“441”建设目标,即建设400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4万个左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提升1000个左右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水平,服务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直接受益人口占全省农村常住人口比例40%左右。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