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扩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规模和确保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同时,甘肃省进一步推动“甘味”品牌融入市场,提升产业效益,并通过遴选第二批区域公用品牌、广泛设立“甘味”农产品展销直播中心、品牌展销中心等系列组合拳,打出了“甘味”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甘肃省特色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一系列举措,让甘肃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迈向快车道。
产业聚集,释放乘数效应
农业由“平面分散”向“集群发展”转变,将促使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这也将极大提升带贫能力,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省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攻方向,拉开架势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目前六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已达753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此外,还建成扶贫车间254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96家,开发各类农村公益性岗位30.5万个,产业扶贫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农民是受益者、主力军,“钱袋子”能不能鼓起来,增收后劲足不足,直接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临洮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产业扶贫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该产业园在全域推进绿色生产、全力打造“临洮珍好”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与福建华威商贸物流公司在福州市仓山区建成了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农特馆,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实体+仓储+配送+电商”的模式,展示销售临洮马铃薯、食用百合等农特产品300多种,年销售农特产品1000多万元。同时,产业园探索推行了产业联合体、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近务工5种带农增收模式,去年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产业兴农的能力,同样不可小觑。该县产业园引导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家庭农场和农户,采取自主、股份、联合“三种方式”,推行以“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为主要内容的“331+”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弱势农户与优势产业、强势企业、广阔市场紧密联系。
在“331+”产业发展模式中,宁县产业园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的利益共同体,把市场中生命力最强的优势企业和最弱势的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你建园、我入股,你经营、我打工,你盈利、我分红”的合作共赢机制。产业园流转承包土地1.66万亩,村集体水、电、房等公用设施折股129万元,农户每亩每年保底分红500元至800元,企业每年用纯收益的5%用于土地二次分红,农户每亩还可分红1000元以上,6647户农民变为公司股东。目前,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38家、合作社249家、家庭农场59个、农资店287个。联农带农2.71万户,每户通过租金、薪金、股金,年均增收2.4万元。建立订单种植模式,芭芭农场、百果园签约订单2.5万亩。引导创办经济实体1259个,产业园区带动就业2.96万人,带动村集体年均收入7.09万元,增幅达28.63%。
从“一畦田”到产业园的聚集,是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先手棋”。走好了这一步,甘肃优势特色农业才能实现“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协同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出“乘数效应”。
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金山区张堰镇秦山村7组里,一排排红色砖块砌成的半米高矮墙非常醒目。围墙采用各种镂空设...(16123)人阅读时间:2021-12-16巍山5年培训1102名高素质农民
近日,巍山举办工程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来自全县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和...(16423)人阅读时间:2021-12-16大姚县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2万亩
今年,大姚县获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00万元,用于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2万亩。...(12455)人阅读时间:2021-12-16保定市全面加强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是保定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进...(10306)人阅读时间:2021-12-16河北顺平:发展功能农业 打造“中华硒谷
尧帝故里顺平富硒土地面积达到8470亩,为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首批天然富硒土地。12月8日,中...(10329)人阅读时间: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