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养殖业跨进AI世界——重庆智慧农场发展调查(2)

时间:2021-11-02 16:45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据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天友乳业已经在自营的7个牧场里投用了牧场管理系统、挤奶系统、TMR精准饲喂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通过数据整合建立起完整的健康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对奶牛的医、配、喂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牧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全程信息化。2020年,他们的成母牛单产达10.5吨,同比提高0.75吨,再创历史新高。

  费睿认为,乳业的智能化不能仅仅在养殖这一个环节布局,应该实现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化。他告诉记者,他们正致力于建设“智慧牧场—智慧工厂—智慧物流—智慧营销—全程追溯”的智能化乳业全产业链。“比如,在生产工厂,我们打造了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全封闭监控生产、全流程动态检验;在仓储物流环节,建设了13层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引进数字化车管系统,实现产品在途温度和配送进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无独有偶。在重庆荣昌区,当地打造的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从生猪完整的产业链角度出发,以大数据可视化呈现的方式,从猪品、养殖、屠宰流通、消费价格、交易、科技创新、生猪金融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挖掘与建模,搭建起了生猪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大数据应用场景,用大数据指导企业生产,帮助政府决策。

  走进荣昌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只见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国生猪原饲料价格趋势、每周生猪价格趋势、全国猪肉消费量走势预测等信息,一目了然。“借助这些数据,可以为生猪产业宏观调控、疫病防控、监测预警和稳产保供等提供决策参考,有利于养殖户和企业规避猪周期的不利影响。”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主任钟绍智告诉记者。

  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由荣昌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研发运行的“区块链生猪监管电子签章平台”正式面向全球发布。记者获悉,该平台运用“区块链+电子印章”技术,搭建区块链生猪监管电子签章平台,统一对生猪产业链的各个检疫环节开展全方位全流程签章监管。未来,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将运用数字生态和技术的力量聚焦生猪产业,覆盖智慧养殖、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等方面,促进生猪产业数字化转型。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重庆不少养猪企业已经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运用到养殖生产中,实现了智慧养猪。

  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米市村的德康太和种猪场是我国首个AI养猪场,于2019年建成投用。记者在这里看到,通过巡检机器人采集数据,智慧生猪系统为每头猪建立了一套包括品种、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行为轨迹等内容的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养殖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对防控非洲猪瘟,推动生猪增产保供和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重庆市合川区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春告诉记者,生猪产业已经步入大数据平台化养殖时代,只有围绕环境、饲喂、疫病、行为分析等核心业务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建,才能满足养殖需求。

  多元投入是关键 

  智慧养殖在重庆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感受到智能应用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对养殖企业来说,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智慧养殖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门必修课。”合川区德康太和种猪养殖场场长郑春晓说,重庆智慧农业尤其是智慧养殖业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引导和推动是关键。

  “围绕粮猪菜保供产业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填平补齐智慧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决策系统、控制作业系统。”重庆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重庆共投入市级财政资金1.1亿元,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多个,41.18万亩设施栽培、868.04万头畜禽养殖、8.82万亩水产养殖基本实现智能化生产。

  合川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邓佳俐告诉记者,当地策划了36个智慧农业实施项目,未来3年内将建设“1+4+N”区、镇、村(企业)三级智慧农业骨干网络体系,即1个区级智慧农业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在镇街建设4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在行政村和企业建设N个智慧农业网络节点。目前,合川区农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用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养殖畜禽达150万头(只)。

  重庆近年来着力打造西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高地,一方面,制定出台了智慧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引领全市农业农村数字农业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实施了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四大行动,积极推动AI、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机器人等创新技术成果投入到数字农业建设中,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