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吉林问粮——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记

时间:2021-07-20 16:27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调研组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一年来,吉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黑土地沃野千里,青纱帐一望无际。这里是享誉世界的黑土带核心区,是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这里不仅盛产粮食,而且盛产产粮大县,这就是吉林。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吉林都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粮食大省——粮食人均商品量全国第一,人均调出量全国第一,全国产粮大县前三名均出自吉林。还有,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五,单产全国第四,年调出量全国前三。得天独厚的黑土地,勤劳朴实的种粮人,还有勇于创新的现代农业探索,让吉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吉林颇具代表性。6月中旬,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吉林省调研,走访了8个市县,探寻粮食大省保粮强农富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粮食连年丰收,黑土地却在变瘦变薄,该怎样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块柴禾也开花。”这首在东北平原广泛流传的歌谣,透露出人们对黑土地肥力的由衷赞美。

  黑土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年至400年,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台阶。然而,由于用养脱节,黑土地逐年“透支”,土层变薄变硬变瘦。

  四平市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常年与土地打交道,对于黑土地的变化最清楚。“前些年,不下肥是真不得粮。”更让他发愁的是,春天一刮风,漫天尘土,表土一下子就刮没了。下雨的时候,奔着垄沟淌的水把黑土冲跑了。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几十年,黑土地恐怕就要消失,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一种适合黑土地的新技术在梨树应运而生——保护性耕作技术。谁能想到,这个新技术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当时,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就站在总书记身边,梨树模式来自他和他的团队多年的研究与推广。听到这番话,他非常激动,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梨树模式好在哪儿?记者来到梨树时,恰逢几场雨水过后,地里玉米拔节吐绿,长势喜人。在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的地里,碎秸秆竟然横七竖八躺在地里,看起来有些脏乱,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脏地”。王贵满扒拉着地上的秸秆对记者说,这正是梨树模式的秘密。他用手抠开了一些尚未腐烂的秸秆,下面的土壤黝黑发亮而且潮湿。

  “梨树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地不翻耕、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直接免耕播种,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扰动次数,解决传统耕作制度带来的用养脱节问题。”王贵满说。

  “秸秆还田,就像给黑土地盖了一层被子,不仅可以防风蚀水蚀,起到抗旱保墒作用,秸秆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土质松软,玉米根系扎得更深了,就能抗倒伏。”吉林省副省长韩福春谈到梨树模式时这样介绍。

  习惯了传统垄作,喜欢把土地打理得不见草刺儿的张文镝,很快就尝到了“脏地”的甜头,保护性耕作甜在“一增一减”之间。

  增的是产量。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的春旱和伏旱频发,保护性耕作稳产增产的效果更加显现。“最明显的是,不管春季咋旱,一次性拿全苗没问题。”2020年,尽管遭遇3场台风,张文镝每垧(1垧=15亩)地平均产玉米26000多斤。

  据王贵满测算,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常年份每垧地要比传统垄作增产5%-10%,遇上严重干旱,增产还要更多。

  减的是生产环节和成本。“过去的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工序现在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动用农机具次数少了,油钱、工钱也就省了。”张文镝边聊边算账,仅减少农机进地这块每年每垧地就能省下至少五六百元。

  产量增、成本减,再加上750元的保护性耕作补贴,张文镝每垧地增收2000多元。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