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三农新画卷 振兴有“京”彩(2)

时间:2021-06-02 10:45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如今通过改厕,咱家里住的和城里一样,客人没有不说好的。”怀柔区官地村是京郊“农家乐”第一村,经营农家乐多年的村民杜桂凤,借助农村改厕的政策,改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经营环境。据统计,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15万余户,完成农村公厕达标改造5600多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覆盖率从2017年底的89%提高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农村地区三类及以上公厕全覆盖,农村如厕环境大大改善。

  此外,北京市加大农村治污力度,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村庄,从2017年底的888个增加到2020年底180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50%以上。丰台区王佐镇庄户村等一大批村庄通过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彻底解决了污水直排溢流的问题,昔日污水横流的“百家毯”变成了干净、整洁、宽敞的街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门头沟区、密云区先后获得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奖励,门头沟、通州、大兴、延庆等四个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1100余个村庄通过建设通过美丽乡村验收。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整出了好环境,彰显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更赢得了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对政策的拥护,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圆满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定的任务目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增添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脱低”增收 农民共享新幸福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虽说北京没有国家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但仍存在相对低收入农户,这是北京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补上的短板。2016年以来,北京将低收入农户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以精准帮扶为基本方略,集中各方面力量构建了专项帮扶、行业帮扶、社会帮扶“三位一体”的大帮扶格局。

  长子营镇小黑垡村是大兴区的市级低收入村,村里依托200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蔬菜种植、食用菌和林下生态养殖给村民带来稳定收益,全村230户低收入农户去年全部成功摘帽。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实施“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措施。实施产业帮扶,扶持952个产业项目,形成了一批长效可持续的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就业帮扶,低收入劳动力就业率由2016年的59.4%提高至2020年的97%;实施山区搬迁帮扶,搬迁2574户低收入农户;实施生态建设帮扶,3.5万低收入农户享受生态补偿政策,选聘4730名低收入劳动力成为生态林管护员;实施社保兜底帮扶,将1.3万户低收入农户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实现符合参保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全部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保障低收入农户中没有一个适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完成2886户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同时,进一步推进社会力量帮扶,实现234个低收入村结对帮扶全覆盖,社会力量累计帮扶金额超过4亿元。

  “低收入农户帮扶要多措并举,我们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生态建设帮扶,让一大批低收入群众实现了增收。对于那些生存环境较差、丧失劳动能力的,我们则通过异地搬迁和政策兜底来全面保障,一个都不能落下。”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期间,北京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961元增加到17588元,年均增长18.4%,快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1.2个百分点。全市4.24万低收入农户2020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超过标准线。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启“十四五”的新征程,北京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首都特质,系统总结三农工作经验,将继续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充分释放“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辐射引领农业农村的巨大能量;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为发展方略,更大力度推动城市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更高质量提升农业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城市现代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同谋划、一并实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努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好富有北京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