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的“后花园”

时间:2021-05-20 10:57人气: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叶县仙台镇大李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麦田整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块,如一块块碧绿的地毯;麦苗吐出了整齐的麦穗,微风摇曳中释放出阵阵清香。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需水的高峰期。现在浇水方便,再也不用盼着老天爷下雨了。”大李庄村村民宋国立看着即将成熟的麦田笑了,他对今年小麦丰收信心满满。

  作为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宋国立明显感受到这些年小麦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三四年前,俺这块地一亩才产800多斤,土地整理后,前年、去年亩产均突破了1300斤!”

  小麦单产实现稳产高产,得益于当地大力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叶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6万亩。近年来,叶县为实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目标,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布局全域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智慧化、经营集约化、管护长效化、产业融合化“六化”同步发展。截至目前,叶县已累计投入近9亿元,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达78.5万亩,粮食产量长年稳定在60万吨以上,其中在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73.8万吨,居平顶山市各县区首位。

  宋国立的10亩地就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这两年,俺10亩地的粮食产量与原先20亩地的粮食产量差不多。去年秋天,玉米亩产达1500多斤。”他感慨地说,有了高标准农田,旱了能浇,涝了能排,种地实现了旱涝保收。

  据叶县农业农村局统计,当地高标准农田的玉米、花生、大豆亩产分别达1200斤、800斤、400多斤,其中玉米亩产比普通田地增加400多斤,花生、大豆分别增产100多斤。农田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农民的种地热情也高涨起来。

  “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叶县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全市、全省粮食安全贡献了‘叶县力量’,擦亮了叶县农业大县的‘金字招牌’。”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说。

  从2019年开始,叶县投入资金3.98亿元,按照亩均投入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核心区5.6万亩。“在打造高标准农田核心区之初,我们就确定了‘高标准农田+’的发展思路,努力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后花园’。”叶县县长徐延杰说。

  高标准农田+经营模式创新。叶县采取“土地流转+全程托管+订单农业”模式,把5.6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建成小麦现代产业园,由村集体统一流转,交由天硕农业公司全程托管,集中种植富硒、强筋等优良小麦品种,产品由省级龙头企业创大面业订单收购、加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叶县发展各类专业农业合作社653家、家庭农场127家,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高标准农田+智能。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中心,将高标准农田核心区的土壤、墒情、病虫害、气象监测和灌溉集中连接起来,建立“三区四情”国家级耕地质量检测点,实现远程操作、智慧作业,把“望天收”田变成了高产田。

  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为用好高标准农田,叶县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管护机制:县里负责项目建设,建成后,产权和管理权移交乡镇,乡镇建立用水协会,村里配备水管员,确保高标准农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

  高标准农田+乡村旅游。以旅游理念将水、田、路、树、村一体打造,统筹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技艺、研学基地等要素,依托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开发田园观光、亲子研学、休闲游乐、文化体验、乡村度假等旅游项目,打造农业生态公园,展示农耕文化和本地特色农产品,为农业塑形铸魂。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