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黑城村,古城梦圆在今朝

时间:2021-04-08 10:47人气:来源: 青海日报

  10月30日,裹挟着瑟瑟秋风,记者走进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黑城村的村史馆。午后的阳光透过简约的轻钢结构房屋,洒在村史馆的笑脸墙上。

  这面墙上布满了黑城村男女老少的笑脸照片,在笑脸间还有一句话和五个词语,分别是“黑城村,笑一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墙上的笑脸与村史馆内的一个个“老物件”交相辉映,共同讲述着黑古城今朝圆梦的故事。

  岁月悠悠诉说古城新话

  在西宁至久治公路28公里西约200米处,有一座古城堡,名曰黑古城。古城墙呈苍黑色,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保存较为完整。在城内生活着68户、275人,有汉、藏两个民族,这里便是黑城村。

  从古城南门处的瓮城遗迹走进城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民精心设计的小游园。村中小路上装饰的青石依然保持着天然雕刻的痕迹,不期而遇的凉亭带着黑城独有的风味,干净整洁的村庄内随处可见笑容满面的村民……村中的点滴气息都透着幸福的味道,在古城经历的悠悠岁月中谱写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新篇章。

  2017年底,黑城村被确定为第一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自此,黑城村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成立了村“两委”成员、党员、有威望的村民代表为成员的黑城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共同缔造项目领导小组,并由理事会、保护监督组、村“两委”、建设管理部、产业发展部、文化建设部,组成了“一会、一组、两委、三部”的黑城村共同缔造组织系统,开展村庄共同缔造的决策、实施和监督。创建“1+4”模式的村情民意调查机制,确定先解决百姓的生活难题实现美丽宜居,后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兴旺,探索“村民专家手拉手”共谋乡村规划的新模式。

  工作开展两年多以后的今天,黑城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产业发展初见成效。2020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黑城村走访慰问当地群众,对黑城村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8年,记者第一次来到黑城村时那条正在修建的村道如今已经揭开神秘的面纱,但那些为黑城村的建设和发展而忙碌的村民身影依然活跃在这座古城的每个角落。

  如今,在总结黑城村共同缔造经验的基础上,湟中区共同缔造试点村已经增加至24个,共同缔造的理念在湟中区不仅克服了“水土不服”,而且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千年古城见证共创佳话

  黑古城城堡西100米处,明长城(俗称边墙)逶迤而过。明长城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在今朝见证了黑城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佳话。

  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村党支部书记蔡生录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几张图纸。当记者查看这些“宝贝”时,却完全看不懂纸上线条所表达的意图。

  蔡生录笑着告诉记者,这些连线条都没有画直的“简笔画”就是村民亲手设计的黑城村。村民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建筑培训,只能凭着粗糙的笔法画出自己心中的公园、亭台、村史馆。拿起村史馆的“设计草图”,再对照已经建成的村史馆,记者终于“恍然大悟”。

  蔡生录说,建设村史馆的想法起源于村“两委”在北京的参观,看了北京崔各庄果园村村史馆,大家想:“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们村不能做到?”回来后,蔡生录决定把自己的老宅子贡献出来建设村史馆。在村史馆方案向全村公示后,全体村民积极响应,纷纷开始热情讨论起了村史馆的模样。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帮扶技术团队的设计师根据村民的草图和乡村工匠的技术特长,绘制了专业的村史馆建设图纸,并将主体造价约18万元的木结构改为主体造价约10万元的轻钢结构,大大节省了成本。

  村民都占才凭借着自己的特长,在钢结构建筑工程行业逐渐崭露头角。当他听说村委会主任要建一座轻钢结构的村史馆时,作为党员的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净利润近10万元的工程,回到自己的家乡建一个属于家乡的村史馆。村史馆的“工地”不仅小而且没有利润,但他却在这里忙得不亦乐乎,他说:“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村庄,我们村遇到了好机遇,我有义务帮助大家做些事,更何况,这是我们这代人留给后代的财富,放弃多少工程都值得……”就这样他凭借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带领乡村匠人义务参与村史馆的施工,人工、材料及管理费节省约5万元。

  村史馆的建设只是黑城村共同缔造美丽宜居乡村试点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黑城村在推进乡村发展过程中,村民由观众和配角变成了实际参与者和主角,帮扶团队由主要谋划者变成了参谋,区镇部门由指导员变成了服务员。村民自发参加家园建设,投工投劳,内生动力彻底激活,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共同缔造成为这座古城新的佳话。

  连绵拉脊山下的幸福生活

  在黑城村的南面是连绵的拉脊山脉,而在拉脊山的见证下,黑城村今朝的幸福生活正在徐徐展开。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