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浙江】县乡一体 条抓块统——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浙江实践(2)

时间:2021-11-08 11:19人气:来源: 浙江日报

“执法事项和配套力量下沉到乡镇(街道),实现了基层行政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加快转变。”衢州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衢州市在35个中心镇整合8个部门派驻力量,组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采取大镇带小乡的“1+X”模式,实现103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大大集约了执法资源。

嘉兴则通过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了“综合查一次”,将执法对企业、群众的影响程度降到了最低。

改革,还进一步配强乡镇(街道)的人员力量。各试点县(市、区)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基于政务服务事项和“属地管理”事项责任等清单,推动人员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下沉。如人口众多、基层治理事务繁杂的瑞安市,已向乡镇(街道)下沉人员和编制近800名,约占机关人员总数的20%。

针对部门下沉干部,各地还优化了考核机制。在衢州,各县(市、区)根据干部所属的“岗位、模块、组团、专班”,对所有乡镇(街道)干部和部门派驻乡镇(街道)干部实行“四维考评”。年底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展开“双向互评”,对表现优秀的部门派驻人员实行正向激励,反之则可申请派驻部门召回,这将影响该人员的评先评优及职级晋升。

行政执法权下放,部门人员下沉,改革考评机制,调动起了乡镇(街道)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提升了乡镇(街道)“统”的能力。

穿针引线  数字化改革助力整体智治

当前,浙江数字化改革正稳步推进,一系列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重大应用成果纷纷涌现。

数字化改革穿针引线,为“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形成整体智治的格局,提供了有效路径。

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五大系统”、构建“制度和理论两大体系”的数字化改革“152”体系,如何向县以下延伸,更多惠及基层治理,这是浙江要进一步探索的重大课题。

推动“152”体系向县以下延伸,加快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浙江有基础也有潜力。2016年以来,浙江建设了“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的“141”基层治理体系。

推动“152”与“141”衔接贯通,衢州正在开展一系列探索。

当地把“县级矛调中心”迭代升级为功能更加齐全的“县级社会治理中心”。为对接“152”,该中心新增了重大应急管理、监管执法协调指挥、基层社会治理业务指导等功能,提升了承接任务时的过滤分拨、分析研判、预测预警能力。

当地还将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做了进一步的迭代完善,形成了“综治工作、监管执法、应急管理、公共服务”4个模块+“党建统领”“经济生态”2个模块的架构。这六大模块基本涵盖了乡镇(街道)的核心业务,基本具备了承接“152”的能力。同时,围绕迭代后的“基层治理四平台”,建强做实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赋予其对“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指挥权、督导权、考核权。

杭州市临平区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构建镇街、村社、网格“防控、执法、共治”三级联动圈,实现90%以上事件在镇街、村社化解处置。

“推动‘152’与‘141’衔接贯通,不是向下“甩锅”,而是要给基层减负赋能增效。要通过衔接贯通,逐步解决县乡基层治理中指挥体系不够集成、不够顺畅、不够高效的问题。”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141”体系的最末梢,“一个全科网格”的建设中,省委政法委明确“事务进网格要经过准入审查”,不能大事小事都往网格里扔。

不久前,杭州市试点上线“社区智治在线·一表通”场景应用,整合辖区网格内“人、房、企、事”数据,率先实现高频报表信息“一键生成、零录入”,数字化改革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填表格、做台账”的负担。

在数字化改革的牵引下,通过“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一个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正在浙江大地形成。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浙江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